“科技镇长”田头调研找答案:乡村振兴,从一颗草莓“破题”

2023-09-27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草莓种植是我省特色农业产业,兴化更是我省种植草莓最早的地区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至2009年底,兴化草莓种植面积一度达到5000余亩。“但是目前,兴化草莓种植面积仅剩1500亩左右,主要分布在临城街道、陈堡镇、戴南镇等地。”兴化市农业农村局蔬菜园艺科科长陈春生说。草莓产业经济效益好,为什么兴化全市草莓种植面积反而减少了一大半?9月5日,记者跟随泰州市乡村振兴科技镇长团来到兴化莓农的田头寻找答案。

“我们前期调研发现,兴化草莓种植方式多以传统地栽为主,费工费力。”兴化市副市长、泰州市乡村振兴科技镇长团团长朱虹介绍。

“这里的莓农家庭,年轻人多一些的能种二三十亩,只有老夫妻俩的一般只能种5到8亩。”兴化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仲小权说,“草莓种植用工强度比较大,技术方面要求高,但是很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造成劳动力短缺,农民普遍年龄偏大。”

另外,兴化草莓产业品种老化且单一,80%以上面积的种植品种为“红颜”,上市时间迟且集中,价格普遍不高,而且该品种引入我国时间较久,抗病虫性较差,难以达到绿色生产的标准。

答案呼之欲出——草莓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兴化草莓种植面积减少的原因,一方面是劳动力短缺,另一方面是传统生产模式遇到了发展瓶颈。

“扭转兴化草莓生产模式单一的局面,合理调整草莓品种结构,是农户增收的关键。”朱虹说。在临城街道王家村爱轩媛采摘园,草莓种植户崔书红将草莓与玉米轮作、秸秆粉碎后还田的做法,得到科技镇长团的点赞。朱虹还对草莓机械化种植提出建议:草莓移栽、疏花疏果、打叶、采摘等工序难以机械化,但是破垄、起垄、撒施底肥等工序,机械可以替代人工,下一步要加大对规模种植户的机械化种植扶持。

如何补上产业短板?科技镇长团为莓农们开展现场培训。江苏省草莓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省农科院草莓创新团队首席研究员赵密珍和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乔玉山,就草莓移栽技术和省力化高垄半基质栽培新模式为农户授课,72名莓农现场领到“紫金香雪”等早熟型草莓种苗18000株。

“去年我的草莓11月14日就上市了,比老品种提早了1个月。我家3亩田种植的是省农科院的新品种‘宁玉’,地头价30多元一斤,一年草莓纯收入有七八万元。”临城街道陆横村种植户周明玉笑道,这次他也领到了省农科院的最新草莓品种“紫金香雪”种苗,用生根水浸泡一下就可以栽了。

“‘紫金香雪’是白果草莓,亩产可达五六千斤,是‘红颜’的1.5倍以上,上市时间比最有名的白果‘白雪公主’早一个月以上。‘紫金香雪’地头价最开始可达100元一斤,到上市季尾声3月份还能保持在30元一斤。”来自江苏省农科院果树所草莓育种团队的关玲,为草莓种植户们算了一笔账。

在陈堡镇四林村11组黄月华承包的地头,工人们正在给1000余棵“紫金香雪”择苗。“如果苗在地里伤了根,容易枯萎,所以要小心一点。我有点担心你这个地的条件,建议给它泡透了水,排一排。”关玲嘱咐黄月华。

记者注意到,黄月华雇的工人,都在70岁以上。“日本草莓产业是我们的发展方向,现在兴化从事草莓种植的农民,大部分都五六十岁了,10年以后这拨人就六七十岁了。草莓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随着农业从业人口老龄化,推广省工省力的新型栽培模式成为必然。”

记者 丁蔚文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