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已至中期,省政府根据法定职责和程序要求对前半程进行了评估。9月26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中期评估报告。报告显示,我省“十四五”前半程,紧盯目标指标,扭住核心关键,细化实施一批重大战略举措、配套安排一批重大改革政策、抓紧落地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多个指标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多个方面呈现突破性亮点,多个领域取得大跨度成绩。通过聚力攻坚突破,我省“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取得积极进展。
报告给出“十四五”前半程总体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万亿元台阶、稳居全国第二,今年上半年实现60465亿元、增量居全国第一,同比增长6.6%、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提升至14.4万元、超2万美元,连续14年居各省(区)之首,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发展预期信心持续走强,全面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整体展开。
评估显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5个大类28个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较好。其中,“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等4个指标提前完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等8个指标超序时进度。
聚焦《纲要》提出的关键具体任务,中期评估主要从12个方面梳理积极进展和亮点成效,认为前半程重大战略任务获得了扎实有力推进。
聚焦“强”,我省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4∶45.5∶50.5,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稳定在37%左右、居全国第一;数字经济规模超5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比重达11%左右,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66.4、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连续4年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经营主体总量达1444.7万户、居全国第二。
聚焦“富”,我省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和中等收入群体壮大行动,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04∶1、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13个设区市全部跻身全国百强,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数量常年约占全国1/4,苏中苏北占全省经济比重提升至43.1%;坚持把75%以上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投入到民生领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两年平均增速7.2%。
聚焦“美”,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PM2.5浓度连续两年以省为单位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91.0%,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保持Ⅱ类,太湖流域治理连续15年高质量实现“两个确保”。
聚焦“高”,我省社会文明程度指数大于90,13个设区市全部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数量居全国第一;高品质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示范样板,统筹建设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成为首个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博物馆;“书香江苏”“志愿江苏”扎实推进,居民阅读指数达75.84。
聚焦“安全”,我省始终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1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达753.8亿斤、创历史新高;连续3年实现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平稳运行;开展安全生产“一年小灶”“三年大灶”专项整治,公众安全感稳定在99%以上。
中期评估报告分析了“十四五”后半程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江苏在科技创新、产业质效、农业现代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文化强省、安全发展等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指出需要深刻认识时代方位、把握机遇优势,对标更高标准、着力找差突破,进一步加大推进实施力度,确保胜利完成“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为此,结合问题和形势分析,落实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要求,中期评估报告提出9个方面对策,包括33条具体举措;同时,围绕完善规划推进机制、加强政策研究储备、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热情3个方面提出了工作建议。
2022-01-22
2022-01-21
2022-01-11
2022-01-06
2022-01-06
2022-01-0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