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将至,随着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农村人口流动增加,加之春节期间人们走亲访友活动频繁,由此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也加大。抓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让基层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我省各地做了哪些准备?如何防范可能出现的农村医疗挤兑?本报记者近日深入苏北、苏南农村进行了探访。
感染人数减少,但仍处在高位
“60岁以上的老年人,请戴好口罩来这边排队、挨个登记,领取免费汤药。”1月11日早上不到8点,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高集卫生室门口,伴随工作人员招呼,前来领取防治新冠病毒感染中药汤剂的老人们排起了队。
郑集中心卫生院参考新冠病毒感染诊疗过程中提出的“中医漫灌”治疗方案,对60岁以上老人积极进行健康干预,从整体上调节老年人免疫功能,帮助减轻症状。“我们的汤剂用纯中药熬制,其中包含生麻黄、生石膏、桂枝、苦杏仁、甘草、茯苓等11味中药。”郑集中心卫生院支部书记李旭瑞告诉记者。
这一波疫情高峰已经接近尾声,新发感染人数在日渐减少,但来就诊和住院的人数仍然较多。记者看到,郑集中心卫生院内输液、拍CT人数依旧保持着峰值,挂有“儿童输液区”牌子的区域也坐了不少老年人。“每天有将近200人来挂水,最多的一天有240多人。大家白班接着夜班倒,非常累,但这种时候我们不上谁上?”护理部总护士长佟英杰正忙着为患者配药,和记者说话时手上的活也没停。
郑集中心卫生院院长贺广伟介绍:“去年12月中旬疫情高峰期时,大家‘轻伤不下火线’,我们连开了4个内科诊室,工作量是平时的一倍以上,那真是段最难熬的日子。目前,我们正在筹备康复门诊。”
同一天,在句容市天王中心卫生院,输液室里一大早就忙碌起来。87岁的刘爷爷正在输液,他的女儿告诉记者,大约10天前老父亲出现了发烧、胸闷、咳嗽等症状,经过这些天治疗,症状已大大减轻。
天王中心卫生院除了服务天王镇居民,还辐射周边后白、茅山、郭庄、东屏等四五个乡镇,为大约10万名乡村居民服务。当天在这里输液的有100多位老人,其中绝大多数家住附近村镇。
“感染高峰时门诊每天接诊量近600人次,现在有了明显下降,回落到每天400余人次,任务依然繁重。”天王中心卫生院院长罗明波告诉记者,这一轮疫情感染高峰过去了,目前新冠重症病患数量依然相对较多,每天大约有150人要来医院输液治疗,“令人欣慰的是,这个数字最近在一天天减少。”
罗明波告诉记者,去年底感染高峰期最忙碌的时候,卫生院医护人员只要还没病倒的,全部“连轴转”加班,发烧的医护人员服过退烧药仍然坚守岗位。人手依然不够,后来村卫生室的村医经培训后也补充过来帮忙,村、镇医护人员共同努力渡难关。
药品基本到位,阿兹夫定配到镇村
记者了解到,与去年12月疫情感染最高峰时相比,目前农村缺少药品情况基本得到了缓解。
1月12日上午,铜山区郑集镇尤楼村,正值冷空气来临,徐州地区下起了大雾,来卫生室看病的人不多。
记者见到村医王同辉时,他刚从镇中心卫生院开完会,带回来不少防疫药品,其中包括3盒阿兹夫定,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可用于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成年患者。“药现在基本不缺。阿兹夫定需按医嘱服用,有需要的患者我会开给他们。”
在尤楼村卫生室的药房里,记者看见退烧药、止咳化痰药、治疗腹泻等药品摆放整齐、储备充足。“马上过年了,辖区内的每个村卫生室都储备了平时2—3倍的用量。镇中心卫生院的阿兹夫定也准备充足。”李旭瑞说。
“疫情防控措施优化之前,我们感冒咳嗽类药品储备得不多,因此去年底第一波感染高峰到来时,曾出现药品紧缺的情况。我调配了一些中药颗粒剂,多数症状较轻的病人服用之后效果很好。”句容市天王镇蔡巷卫生室村医蔡以俊说,现在卫生室里感冒药、止咳药一应俱全。此外,该卫生室还配备了血氧仪、氧气瓶、氧气袋等。
“阿兹夫定等抗病毒药物这类重要的抗疫物资,由镇江市卫健委统一调配到镇卫生院,保证二级以上医院供应,村医需要也可以提供。”天王中心卫生院内科住院医师王义婕说,院里医疗器械目前准备得也相对充足,像指夹式血氧仪,临床医生人手一个,每个乡村卫生室也配备了两个。
基层仍缺人手,科普宣传需加强
记者在郑集镇尤楼村卫生室采访时,见到了正输液的83岁老人耿兴航。“我有肺气肿,最近有点胸闷咳嗽。村卫生室离家近,我就来挂挂水,这两天呼吸顺畅多了。”老人家告诉记者。
村医王同辉后来告诉记者,这位老人其实已经“阳”过,因为有基础病,身体尚未完全恢复,还得继续治疗。“村里很多老人对新冠病毒不了解,有的甚至不愿意承认自己得了‘新冠’,怕受歧视、别人不和他来往。”王同辉说,这就导致许多老人感染出现症状后不愿来就医,在家实在扛不下去了才来看病,这时候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这是目前比较棘手的问题,重症老人治疗效果往往不太好,预后也较差。看来还是要加强关于新冠感染的科普宣传。”
对于基层来说,目前更大的困难是缺少人手。
蔡巷卫生室原本有两位医生,其中年纪较轻的一位已经被抽调到乡镇卫生院的发热门诊帮忙,于是蔡以俊成了坚守在卫生室的唯一一位村医。公共卫生管理、日常看病,村医肩上的责任和事情原本就多,如今加上救治新冠病患,这位年近70岁的老村医感到压力很大。
乡村卫生室发挥着分级诊疗的“网底”作用。对于新冠病毒感染症状轻微的患者,蔡以俊通常会开一些药给病人带回家服用,3天之后再打电话或上门随访;如果是村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或慢性病患者,蔡以俊则提供上门服务,将退烧药直接送到村民家中;重症以及需要急诊的病人,则会被及时转诊到上级医院。
“一边要负责村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的医治,一边要积极诊治新冠病患。我现在年纪也大了,体力和精力有点吃不消,有些时候一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蔡以俊说,“感染高峰时期,来卫生室看发烧的病人一天有十几位,这几天逐渐回落到了每天六七位左右。如果再来一个小高峰,到时我只好向上级医院求助。”
记者了解到,句容市天王镇有5万多人口,全镇12个卫生室,有23位村医,年龄普遍偏大。而村医短缺现象在全省不少地方同样存在,青黄不接问题较突出。
农村、社区是疫情防控的一道重要关口,是保障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日前,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加强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针对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实际,进一步发挥好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各地区各部门要最大程度保护农村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随着春节来临,人群流动增加,可能还会有一些疫情小波动,为尽可能减少疫情对百姓健康的影响,省卫健委组织各地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上门送一封信、发放抗原试剂、喇叭车走街串巷等方式,向农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科普知识。还要求各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对棋牌室、网吧、电影院、室内集聚场所的管理。动态关注返乡人员信息,引导大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和健康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传播扩散风险。
记者 仲崇山 叶真 陆威
2022-01-22
2022-01-21
2022-01-11
2022-01-06
2022-01-06
2022-01-0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