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7.78万户家庭免费更换“安心管”,推动2条断头路项目建成通车,完成17处小微堵点改造,推动22处“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上线。记者21日从南京市建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建设系统市级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全部提前完成,其中重点项目绿都大道计划于月底实现通车。
提升路网连通性,2条断头路建成通车
打通断头路连续多年被列入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其中列入今年实施清单的文枢西路西延、绿都大道2个项目已经完工,其中文枢西路已于10月24日建成通车,绿都大道计划11月底开放交通。
文枢西路西延一头连着栖霞仙林,一头通往玄武徐庄。在建设前,因为铁路的阻隔,直线距离300米,两侧市民来往却需要绕行3公里。下穿铁路后,缓解了铁路对两侧城市空间造成的割裂,加强了铁路两侧的交通联系,也改善了片区居民交通出行环境。
绿都大道北起现状绿都大道与宏运大道交叉口,向南以桥梁形式先后跨越滨河路、秦淮新河、秦淮路后,终至董村路与通淮街交叉口,是连接南京南站与江宁百家湖中心片区重要的南北向通道。建成通车后,进一步增强南站辐射能力,促进南部新城与江宁资源共享、协调发展。
市建委建设一处处长谢冬表示,随着南京市“井字加外环”快速路、“经六纬十”主干路网构建完善,主城路网建设从增量新建转入路网织补与完善结构为主。通过持续推进跨区断头路项目建设,截至目前,由市建委牵头实施的50个跨区断头路项目已完成38个,提升了路网连通性,剩余12个项目将继续按计划推进。
打通“肠梗阻”,完成17处小微堵点改造
“下班走华兴路回家,不用等几趟红绿灯了。”雨花台区张女士最近惊喜地发现,上班路上的堵点路口处发生了“微调”。原来,通过改造优化局部中分带、新增一股车道后,缓解了进口拥堵,提升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小微堵点改造是市建委结合主城交通设施基本建成、大规模改造难度较大的实际情况,通过优化车道分配、调整绿化设施、增设绿波带等措施,进一步挖掘既有道路设施通行能力,提升通行安全性。
今年以来,市建委会同公安交管、交通运输、绿化园林等部门和各区,建立专项推进机制。2023年度计划实施完成10处,后根据动态增补机制,共完成17处改造工程,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据悉,经过连续四年推进,全市累计完成市级小微堵点改造项目103处。
据介绍,市建委目前已编制完成2024年小微堵点实施方案,聚焦民生诉求较为强烈的医院、学校周边区域和常发性、多发性交通拥堵节点。年度计划实施不少于6处,后期根据实际情况,动态增补,通过小切口打通交通肠梗塞,畅通路网微循环,为缓解交通拥堵发挥积极作用。
筑牢用气安全防线,15.6万户家庭用上“安心管”
小小一根软管,关系着家庭用气的安全。经排查,南京市部分瓶装液化气居民用户使用的橡胶连接软管,存在易老化腐蚀、卡箍脱落、使用寿命短等问题。2021年,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实施液化石油气用户“安心管”免费升级行动,将橡胶软管更换为专用金属包覆软管及配套调压器。今年计划完成更换4万户,截至目前实际完成更换7.78万户,全市累计完成15.6万户,解决了群众安全用气的“最后一米”。
当前,南京市正在推动开展居民和餐饮用气场所“安心用气工程”,继续推进剩余居民家庭的“灶管阀”安全更新,保障市民安心用气。
打造家门口文化驿站,22处“梧桐语”小客厅开放
近日,地铁2号线莫愁湖站旁,一座新的“梧桐语”建成开放。该客厅背靠莫愁湖公园,面朝城市道路,以乐享生活为主题,包含书屋、亲子交流、小型为民服务设施等,兼具休闲、娱乐等功能。至此,全市“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总数增至62处。
“梧桐语”已连续3年入选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今年计划新设20处,截至目前完成22处。市建委建设二处副处长邓琨介绍,22处“梧桐语”中,10处为新建、4处改造、8处联合挂牌。
布局上看,18处位于主城六区,4处位于江北新区、江宁区、浦口区。从点位特色上看,有的扎根风景名胜区,如紫金山十朝“梧桐语”、栖霞古镇“梧桐语”;有的立足社区、辐射周边,如南湖东路“梧桐语”、长虹路“梧桐语”;有的面向特定服务对象,如朱二河“梧桐语”、幕府小镇“梧桐语”。今年前10月,“梧桐语”小程序平台总浏览量达220.7万人次,累计采集887场公益活动,线下参与人次10.1万,按照参与活动的人群规律,服务群众已超20万人。
分布在城市里的“梧桐语”塑造了“15分钟文化生活圈”,成为市民家门口的文化驿站。明年,市建委将指导各区继续推进“梧桐语”布点,规范管理、提升服务、链接资源,让“梧桐语”成为温暖民生的典范和彰显城市温度的文化名片。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
通讯员 宁建轩
2022-01-22
2022-01-21
2022-01-11
2022-01-06
2022-01-06
2022-01-0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