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洪 叶
2月23日,记者来到南京八卦洲(蓝昇船厂)生态修复基地,初春时节,江风习习,数千棵中山杉绿叶随风摇曳,江面偶有群鸟翩飞,一幅生态和谐的自然画卷就这样映入眼帘。
“以前这里是一个造船厂,站在这里是看不到长江的。现在这里已成为一个近江、亲江的湿地公园。”南京市栖霞生态环境局法规科科长臧秀荣见证着基地一点一滴变化的全过程。“从刚开始修复时东挖一个坑西种一棵树,到如今的杉树成片成林,可以说是从无到有。”
南京八卦洲生态环境修复基地是栖霞区利用生态损害赔偿专项资金打造的首个市级生态修复基地。为展现长江生态岸线应有风貌,进一步提升岸线生态修复成效,栖霞区对蓝昇船厂旧址1.2公里岸线32.4万平方米区域进行生态修复,重点打造湿地草甸区、江滩湿地展示区两个板块。
其中,湿地草甸区主要进行生态保育,保留部分乔木,补植耐水开花地被,形成树林草地景观带,构建草坡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江滩湿地展示区主要通过构建湿地生态系统,改善水质,同时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生态综合整治。2021年5月,该项目被列入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首批市级生态修复基地名单。
“我们当初选择八卦洲作为生态修复的试点,正是因为它在江边。长江保护法为加强长江岸线保护、修复生态环境、优化岸线利用效率等发挥了重要的法制保障作用,同时为南京立法保护长江岸线提供了上位法依据。”臧秀荣告诉记者,《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条例》也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生态损害赔偿专项资金贯彻“谁破坏,谁修复”“谁污染,谁治理”理念,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再“一罚了之”,除了行政处罚外,当事者还要承担起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的责任。
“生态损害赔偿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生态好,百姓好。”基于这个理解,栖霞生态环境局在处理生态损害赔偿案件时,并非采用罚金“一刀切”,而是采用多元化手段实现生态保护。实际操作中,有企业对生态损害赔偿工作产生抵触情绪,栖霞生态环境局转变思路,将“罚金”转变成“发展金”,鼓励企业担责社会公益事业,探索形式多样的赔偿方式,还帮助企业开发节能减排项目,真正实现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双赢。
修复成果斐然。如今,行走在八卦洲街道东江村的长江岸线,浩浩荡荡的长江、蜿蜒曲折的廊道、迎风挺立的杉树林、一望无际的芦苇丛……目之所及皆风景。科普基地、亲水设施以及游步道体系让这里成为市民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一年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南京市栖霞生态环境局三方共同签署了关于开展长江岸线和洲岛生态系统长期观测与研究的合作协议。
一年的观测研究成果显示,八卦洲岸线生态修复效果显著,尤其是船厂等重点修复区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另外,八卦洲湿地类型多样,植被梯度保存完好,物种丰富度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八卦洲上的鸟变多了,甚至一些稀有的保护鸟类也会在冬季迁徙过程中在八卦洲上落脚。未来,我们想把八卦洲生态修复基地建成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科技示范基地、长江干流典型岸线与洲岛生态系统观测站。”臧秀荣说,接下来还要持续添翠复绿,争取将基地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网红”公园,为长江岸线增添秀美“明珠”。
焕然一新,
“绿色”成港口发展鲜亮底色
记者 许愿 梅剑飞
长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黄金水道”之一,南通段千帆游弋。港口码头,是落实“长江大保护”的前沿阵地,也是绿色护航的支点。
几年前来到南通港,在狼山老港区集装箱堆场经常可以看到数台大功率柴油机组排出的滚滚浓烟,遇到大雾或雾霾天气,港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燃油尾气味,久久难以散去。
2月24日下午,记者来到新的通海港口码头,过去的油烟味已然不再,港区里、码头边吹着江风,格外惬意。
“我们基本实行了‘油改电’,靠电力发电,节能环保!”一名码头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交谈间,南通至天津IC26航线惠金桥593轮第332航次靠泊通海码头,这是该船今年第五次靠泊通海码头。
船刚靠好,码头工程技术部供电人员和该船船员立即开展岸电接插工作。码头工作人员将低压岸电箱电缆卷筒上的电缆与船上的配电设备相连接,确认无误后,船员打开手机,扫描岸电箱上的二维码,申请用电。
“货轮电力接通了吗?”“电压稳定,可以关闭发动机!”船长一声令下:“停机!”
经过近10分钟的电缆排布、接插和船岸电源转换,最终顺利实现扫码送电。货轮上灯火依旧,黑烟顿时消失。
南通通海港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江南在现场算了一笔账,以该船靠泊作业24小时计算,如发动船舶辅机供电,需要消耗0.55吨柴油,按照8000元/吨,需要4400元;该轮靠泊码头使用岸电,24小时约用电500千瓦时,按照岸电价格0.8元/千瓦时计算,只需要400元。意味着该轮每靠泊通海作业一个艘次,在用电成本上可节约4000元。同时因关闭了船舶辅机,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0.8吨。
“前几年,靠港船舶为保证设备运行和装卸货物,辅机会一直燃烧柴油运行发电,对港口污染很大。目前,在南通沿江沿海及内河港口,靠港接电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南通港口集团副总经理张宏亮称,近三年,南通港口岸电应接尽接率稳定在95%以上,船舶靠港共使用岸电308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69万吨,岸电使用量连续三年全省第一。
在南通港横港沙新基地,光伏发电首期项目已经正式投入使用,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光伏屋顶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据悉,光伏发电项目投入运行后,每月平均节约电费5万-6万元,最多的一个月节约电费12万元,光伏发电二期项目也已并网发电。未来5年内,总规划20兆瓦的发电规模,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使用清洁能源。
张宏亮说,除了生产过程利用光伏发电做到“低碳化”,南通港横港沙新基地向绿色发展的另外两个关键词则是“智能化”和“精益化”。
设备方面不断朝着智能化迈进,南通港横港沙新基地码头“输送机抑尘防雨覆盖带”等三项智慧新技术应用刷新全国纪录,从码头到后沿仓库、堆场,全程采用封闭式廊道皮带机系统在各装卸点和转运站,有效减少货物装卸、转运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
在港区运营方面,南通港口集团进一步引链、建链、延链、强链,全力探索和推进“前港后厂”“前港后仓”“前港后园”的港产融合经营新模式。
“原先我们码头只是石英砂的中转站,当前我们已招引了几家优质企业入驻港区精洗加工,以及后期的仓储、贸易和期货,甚至延伸至石英砂的科研和下游的设备组件等全产业链,全力打造‘长江硅谷’,这种构思和布局是现代化港口新形势下的发展捷径,既提高了企业运营的整体绩效,同时也降低了上下游企业在全产业链中的能源消耗,更是‘绿色、和美、赋能’这一愿景目标在南通百年大港的新码头的生动实践。”张宏亮介绍。
逐绿而行,
长江上建起环保“绿岛”
记者 许海燕
2月22日下午,记者在南京龙潭港江边码头登船。船行长江,只见船来船往,非常繁忙,江面上看不到一点垃圾,约半小时后,来到了长江汇南京兴隆洲水上绿色航运综合服务区。
传统的水上服务区,是为来往船只提供购物、加油等服务的。兴隆洲水上服务区由5艘巨大的趸船组成,全长600多米。第一艘趸船上挂着的牌子上写着:生活污水接收区、生活垃圾接收区,旁边摆放着多个分类垃圾桶,数条大船停靠在服务区周边。
下午3点,一艘运豆粕的船——皖太运626在服务区停靠下来。船娘李晶晶拎着一袋垃圾上了服务区。只见她把垃圾放在磅秤上称过后,熟练地扫了一下服务区工作人员展示的垃圾接收二维码,在“船e行”平台上填写上污染物数量:1.5公斤,又上传了一张垃圾交付的照片,这袋垃圾便由工作人员免费接收了。
李晶晶跑船已经好几年了,这一趟是从江苏张家港到湖南株洲。记者跟她聊起长江,她愉快地说:“这两年,长江水真是越来越清了!在长江上开船,经常能看到鱼蹦来蹦去的,江豚也见过好多次。”在她看来,守护一江清水太重要了,“我喜欢把垃圾、污水都收集起来,交到服务区。我也用长江水洗澡,水干净了不仅对自己好,对子孙后代也好。”
李晶晶能够免费在服务区移交垃圾,与长江汇集团党支部书记、环保总监王康明的努力分不开。“一江春水向东流,污水垃圾到下游”,过去船舶污染物偷排乱扔现象让王康明心痛不已。“长江上有12万只船舶、200万名船员,垃圾和污水产生量很大。在海事部门指导下,我们决定免费回收,担起行业领军企业的社会责任。”
2019年5月,兴隆洲水上服务区增加了一条75米长、13米宽的功能趸船,提供免费船舶垃圾接收、免费生活污水垃圾接收等4项环保服务,变身为绿色服务区,这也是长江江苏段首个免费提供环保服务的服务区。这个绿色服务区,是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批准建设的唯一一个江上“绿岛”项目(“绿岛”是指可供多个市场主体共享的环保公共基础设施),也是长江上第一个“绿岛”。
2022年,兴隆洲水上服务区为3.1万艘船舶提供污染物免费接收服务,接收生活垃圾、污水超过1万立方米。2021年6月,全国第一家水上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落地长江汇南京兴隆洲水上服务区。
服务区接收的垃圾、污水如何处置?记者了解到,服务区接收的垃圾转运给岸上的环卫所处置,污水则通过码头上的污水处理管网进入到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长江汇旗下5个服务区,一年处理垃圾和污水投入约200万元。“虽然企业要投入这笔钱,但是值得!现在环境多好呀!”王康明拿出手机,给记者看了今年1月份拍摄的一张照片:傍晚彩霞满天,兴隆洲服务区北侧对面的六合龙袍湿地里,上百只野鸭在觅食嬉戏,密密麻麻。
这两年,兴隆洲水上服务区开始探路垃圾分类。“水上垃圾分类很难,各地要求不同,比如南京和上海就不一样,但再难也要做。”王康明说,“服务区接收专员对垃圾进行分类,比如‘百年不腐’的塑料瓶单独分开;此外,船上有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家电,以前船员买了新的以后,旧的没人要,我们现在尝试以旧换新,不让重金属下江。”
力破“化工围江”,
奔涌绿色新动能
通讯员 施俭娣 杨波
记者 陈澄
无边江景一时新,初春的江边芦苇摇曳、白鹭翩跹。位于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的长江大保护法治宣传教育馆又开始新一年的“迎来送往”,不时有市民群众、学校师生来到这里进行普法教育、观光游憩、亲江护江等一系列活动。
这个全国首家长江大保护法宣教育馆,是在一家腾退化工企业旧址上改建而成,并成为常州滨开区近年来长江大保护工作的“亲历者”“见证者”——3年前,从这里远眺,目光所及还是林立的化工企业、扎堆的捕鱼船,如今已经完全被水清岸美的滨江生态廊道替代。作为常州唯一的临江板块,滨开区紧紧围绕“破解化工围江、打造常州样板”任务,坚持把长江大保护作为“一号工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现沿江生态本质改善、产业发展优化重组和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有力推动了沿江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一连串数字,佐证了滨开区的绿色旅程。近年来,滨开区累计安全拆除化工企业45家,实现沿江一公里范围内低质低效化工企业“清零”,其中不乏多家年销售超15亿元企业;有效削减废水排放量502.6万吨/年、能耗折合标煤18.98万吨/年、挥发性有机物排放460.4吨/年。2020年以来,滨开区全面实施长江岸线连片复绿,累计复绿超3300亩,生态岸线跃升至80.6%,位列全省第一。
在大力腾退落后产能过程中,滨开区还科学制定出台了《化工企业安全关闭基本要求》《化工企业安全拆除现场第三方监督管理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形成化工企业关闭腾退全流程闭环的“常州经验”。
还长江水清岸绿,滨开区各项经济指标却不降反升。得益于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22年,滨开区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0.35亿元,同比增长4.3%;完成工业总产值1055亿元,同比增长15.9%;完成工业销售总量1053亿元,同比增长18.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25%,成功迈入“千亿园区”。此外,亩均税收实现质的飞跃,滨开区新材料产业园45家主要生产企业实缴税金从2019年的10.87亿元增至2022年23.5亿元,全年亩均实缴税收也从2019年11.1万元增至2022年36.7万元。在这些亮眼数据的加持下,滨开区实现了省级经济开发区中排名的大幅跃升,当前排名已上升至第24位,较2020年排名上升25位,创历史最佳。
数据背后,是滨开区近年来聚焦新材料、新医药两条产业主线,在项目招引、产业转型、科技创新等方面综合发力的成果。2022年,滨开区新材料产业产值达573.3亿元,同比增长26.8%,新医药产业产值达175.2亿元,同比增长152.1%,“东方碳谷”“创新药谷”产业地标持续擦亮。
在园区智慧化监管方面,滨开区同样硕果累累。2022年,滨开区新材料产业园成功摘得极具含金量的全国“智慧化工园区”“绿色化工园区”双称号,在全省推广“盛瑞工作法”,建成标杆示范企业15家,化工园区连续4年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在长江保护法的护航下,长江常州段的江畔满眼翠绿,春光正好,亲水步道蜿蜒曲折,市民们散步锻炼,孩子们快乐奔跑。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滨开区将一如既往贯彻实施好长江保护法,勇挑大梁、勇立潮头,勇当沿江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拓路先锋”。
追江豚的人,
用镜头定格“微笑天使”
记者 丁蔚文 王静
“有江豚跳起来了,在那里!”2月24日上午11点,在南京下关江边航道处码头,公益摄影师、南京江豚保护志愿者武家敏指着远处夹江上的红色航标,给前来观豚的游客指方向。他拿出相机,调整好角度,观察江豚的活跃程度,等待它们游到离岸更近时,再用镜头捕捉这一道道一闪而过的黑影。
长江江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长江生态的“晴雨表”。武家敏追着江豚拍了15年,累计拍摄了数万张江豚观测照片和数百段江豚目击视频,他发现这两年江豚跃起的身影越来越多。“以前江豚离岸最近也有200米,现在经常能在离岸10米左右看到江豚,我看到最近的一次,离岸只有2米多,今年春节的时候更壮观,有二十几头,哗哗地游到这里。”武家敏说,以往大桥、夹江甚至秦淮新河入江口等不容易看到江豚的水域,现在也都多次观测到了江豚。
南京是唯一在城中就能观测到江豚的城市,岸线生态修复整治后,江豚成了南京“新晋网红”和城市名片。退休后的武家敏,现在几乎每天早晨都要骑着电动车,奔走在长江两岸边,寻找、观测、拍摄江豚,一路上经常遇到爱好拍江豚的市民前来打卡。武家敏说,在南京的江边,特别是潜洲到长江大桥、大胜关长江大桥到江心洲长江大桥、江宁新济洲三片水域,现在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江豚,随着生态环境变好,江豚受到的干扰少了,胆子也大了,游玩时离岸边越来越近。
在长江边长大的武家敏对江豚不算陌生,“小时候在江边玩,经常能看到江豚,但那时候不知道这是什么动物。”2007年秋天,武家敏在工作单位的阳台上再次看到浪花间有几个黑黑的身影,唤起了他的童年记忆,还以为是传说中可怕的“水鬼”。在江边拍照时,渔民周师傅告诉他,哪有什么“水鬼”,这是“江猪子”。此后,武家敏开始有意关注老下关江面的江豚,每逢周末就往长江大桥与三桥之间江岸线跑,这一追就是15年,骑坏了7辆电动车。
武家敏2007年刚开始拍摄江豚时,南京沿江厂棚林立,最多只观测到过四五头江豚。他走访渔民,查阅新闻报道后发现,由于长江航运密集、过度采砂、非法捕捞电鱼、鱼类资源减少等因素,那几年江豚数量急剧减少。“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有意识地拍摄长江江豚。”武家敏用镜头定格了当时江豚渐行渐远的背影,也见证了随后长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江豚种群的扩大。
为保护长江江豚和长江流域生态环境,2014年1月,南京市政府提出对江豚实施保护,同年9月,省政府批准设立南京长江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新建码头、港口将受到严格限制,渔民也逐步退出,最终实现在保护区内彻底禁渔。
2015年7月,武家敏与6名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南京江豚保护协会,开始定期在江边巡查,记录下时间、气温及观测到的江豚数量。为了让更多人关注长江江豚和长江生态保护,拍摄时武家敏还尝试以紫峰大厦、长江大桥等作为背景,把江豚跃起的身影和南京地标定格在同一个画面里,记录下江豚与沿江城市和谐共处的画面。
“南京栖息的长江江豚呈聚集型分布,目前稳定栖息着62头江豚,主要分布在子汇洲与子母洲交汇处、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江心洲以及潜洲附近。尤其潜洲是江豚经常出没江段,市民江边散步时经常看到。”南京江豚保护协会秘书长姜盟说。近年来,当地保护江豚力度越来越大,参与保护江豚的市民越来越多,目前,南京江豚保护协会由开始的五六个人发展到现在数千人。
2022-01-22
2022-01-21
2022-01-11
2022-01-06
2022-01-06
2022-01-0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