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南京第一大粮食作物,5月中旬南京即将迎来水稻插秧季。日前,全市水稻育秧技术培训现场观摩会暨直播稻控减工作推进会在南京骏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举行。今年全市将按照省农业农村厅部署,全力控减直播稻、大力推广机插稻,力争直播稻面积较去年降低6万亩以上。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秧苗的品质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从传统的手插秧,到后来的直播稻、机插稻,水稻生产的栽培技术在逐渐迭代,让农民走出“面朝黄土背朝天”。无人机直播稻把稻种直接撒到田间,虽比手插秧更加节省人力,但会有齐苗匀苗壮苗难、草害和杂稻发生重、遭遇自然灾害风险高、产量潜力低等劣势。
控减直播稻是落实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2022年南京水稻直播面积20多万亩,占比超过16%,低于全省约9个百分点。“直播稻的方式比较粗放,而机插稻之前要集中穴盘育秧,所以秧苗根系好、品质好,出苗率高、整齐度高,水稻产量更有保障。”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黄胜东副研究员说。
在育秧现场,记者看到,一条长长的育秧流水线摆在田间,十几名工人正在装土、撒种、覆土,秧盘被流水线从田这头运到田那头,对面的工人再将秧盘搬下来整齐排列好。“集中育秧好处很多,但也有门槛。一是投入成本会比直播稻要高,二是技术环节多,有一定难度。”黄胜东认为,随着农业社会化服务程度越来越高,集中育秧推广面积将逐渐上升。
种田大户邵名文本月即将开始集中育秧,今年他不仅要为自己的3000亩田块育秧,还会为周边农户的8000亩稻田代育秧。“我们代育秧、代插秧,连稻种他们都不用烦,我们全都给大家服务好。”邵名文说。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南京将支持建设高标准集中育供秧基地,因地制宜选用露地、大棚、硬地硬盘、工厂化智能等多种集中育秧形式,不断扩大集中育供秧规模。培育专业化、社会化育秧主体,鼓励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承担集中育供秧任务,扩大机插作业服务覆盖面,提升机插秧服务质量。(记者 王丽华)
2022-01-22
2022-01-21
2022-01-11
2022-01-06
2022-01-06
2022-01-0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