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目导赏:儿童剧《野蜂飞舞》
演出时间:2023年7月25日
演出地点:江苏大剧院戏剧厅
剧目介绍:1937年抗战爆发,女孩黄橙子跟随父亲的学校西迁,落脚在华西坝上的“抗战五大学”校园里。随后,父亲将挚友的遗孤沈天路接至家中。哥哥出征报国,姐姐北上延安,沈天路牺牲在对日空战中……改编自黄蓓佳“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由欧阳逸冰编剧,钟浩、廖伟导演,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投集团制作,江苏大剧院江苏省儿童艺术剧院出品的首部原创青春剧《野蜂飞舞》,讲述了发生在抗战时期的“相伴短暂,离别漫长”的动人故事。
走进《野蜂飞舞》,被尘封的历史一页将重新打开。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全国100 多所大专院校和学术机构从沦陷区迁往西南地区。战火纷飞、高校存亡危急之时,华西协和大学校长张凌高写信邀请大家入蜀,以保国家教育文脉:“抗战军兴,全国移动。华西协和大学张校长凌高博士虑敌摧残我教育,奴化我青年,因驰书各友校迁蓉,毋使弦歌中辍。”因此,中央大学医学院、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燕京大学和齐鲁大学先后入蜀,华西坝成为战时中国高等教育中心之一。
彼时的华西坝校园清旷,弦歌不绝,专家学者荟萃一地,盛极一时。内迁高校的师生们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西北大学所在地陕西城固县生活条件最差,是“地狱”;重庆的沙坪坝条件一般,乃“人间”;华西坝条件最好,被誉为“天堂”。历史学家顾颉刚也说:“在前方枪炮的声音惊天动地,到了重庆是上天下地,来到华西坝使人欢天喜地。”
《野蜂飞舞》的故事坐标随着历史的展开,从南京迁移到了华西坝。为避战火,一个南京的教授之家从金陵大学农学院迁徙到华西坝,故事的主角是家庭中的两位小小主人公——十来岁的女孩黄橙子,和比她大五岁的男生沈天路。他们相识、相交,建立起纯真美好的友谊,在一系列饶有机趣的情节中,黄橙子越来越发现,沈天路这个异姓哥哥质朴、善良、忠孝,特别是当沈天路知道自己的父亲——坚定的共产党人沈栖云的教诲之后,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抗战事业之中……
儿童剧《野蜂飞舞》,以可爱可敬的“天路哥哥”,艺术化地再现了一代青少年在战争岁月的成长与追求。据 1944年《金陵校刊》统计:当年,金陵中学学生报名从军者 88 名,另有 34 名参加中国远征军飞往印度受训,参军人数约占全校学生人数 1/7,其他学校也大致如此。与历史残酷呼应——《野蜂飞舞》故事结尾,沈天路牺牲在对日空战中,“整个天空都是你飞过的自由!”半个多世纪后,90多岁的橙子奶奶再一次为天路哥哥弹奏起他爱听的钢琴曲《野蜂飞舞》,向着历史的天空呼唤着:八十年啦,你和我的生命长在了一起!
儿童剧《野蜂飞舞》是在黄蓓佳精彩原著基础上的“新一轮生长”。
在评论者汪守德看来,剧作从少年的行为与心理特点出发来设计情节、展开叙事、刻画人物,使两位少男少女的形象被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出来。特别是随着情节的逐渐推进,剧作的情绪与气氛越发激越和亢奋:黄橙子与哥哥姐姐、同学们到街上义卖荷包和烟袋,支持造子弹、打鬼子;他们高唱《救亡进行曲》,吟诵鲁迅的诗和高尔基的《海燕》,朗读田间的《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激发抗战的决心与热情;姐姐黄书雅毅然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哥哥黄克俊则参加了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以至于娘沉重而又自豪地说,她的两个孩子都上战场了。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头上没有鬼子的飞机,眼前没有洋人的大炮”。
不仅如此,钢琴曲《野蜂飞舞》作为剧作的主题音乐,在不同场景、情境和心绪下的弹奏与贯穿,既是构剧的一种外在形式,也是生命力蓬勃与奔涌的外化,把在那一特定时代氛围中人们对外界的感知和内心的体验,都融进这首节奏明快的钢琴曲中……
“这台戏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让今天的青少年知道20世纪40年代的年轻人如何在战火中度过多姿多彩的壮丽青春,艺术家们用过去的生命来燃烧今天的灵魂。”评论者姜志涛说。
在黄橙子的等待与失去中,《野蜂飞舞》勾连起广阔的时代背景,和与之联结的温暖与忧。穿越历史之幕,重回华西坝上,7月25日,让我们相约江苏大剧院,共话相伴短暂,嗟叹离别漫长……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