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治理是“国之大者”。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把“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作为“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走在前”的重点任务,聚力打造世界级生态湖区。无锡始终将太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
8月28日,无锡《推动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根本性好转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正式发布,为新一轮太湖治理提出了清晰的施工“路线图”,无锡将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打好太湖治理这场“攻坚仗”,更好呈现“太湖明珠”之美。
蓝藻打捞量“断崖式”下降 无锡“治太”成效显著
与往常一样的高温夏季,今年太湖无锡水域的蓝藻打捞量却大幅减少。据无锡市水利局信息显示,截至8月23日,今年累计打捞蓝藻19.7万吨、产出藻泥1530吨,打捞量与藻泥量比去年同期分别减少87.2%与97.7%,为2007年以来同期最少。
太湖渔港喇叭口因水面形似喇叭而得名,在夏季东南风盛行时容易聚集蓝藻,一直是无锡市的重点蓝藻打捞区域。但今年喇叭口水面却难觅蓝藻踪影。2021年,喇叭口打捞点蓝藻打捞量为6.65万吨,2022年为4.4万吨,今年截至8月23日,仅150吨。“打捞量连往年的零头都不到,我们感觉到很欣慰。”打捞点的工作人员如是说。
对此,无锡市水利局直属蓝藻打捞队的丁建伟也有同样的感受,他负责沿湖“直湖港、五孔桥、锦园、犊山闸”四个片区的蓝藻打捞。每天通过无人机、快艇巡查藻情后,将巡查结果发送到信息群里汇总。信息显示,在气温三十多度的8月下旬,藻情基本都呈“无藻”状态。“像五孔桥打捞点,今年基本上没有出现藻情。我们通过及时巡查,没有什么打捞蓝藻的工作量。”
今年可打捞的蓝藻大幅减少,原因何在?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咨询了多位专家。在江苏省无锡环境监测中心张军毅博士看来,太湖湖体藻类群落结构改变和藻类密度降低是关键原因。“今年蓝藻水华大面积减少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这种以往在太湖形成蓝藻水华的物种微囊藻,其数量和优势度均在明显下降。”
张军毅博士致力于太湖藻类的研究与分析,近年来,他带领团队研发的藻类人工智能分析仪,能将分析时间缩短至原来的三十分之一。他们所著的《太湖常见藻类图集》清楚地阐述了各种藻种特征:因微囊藻细胞里带有气囊,会根据光照等条件来进行上浮和下沉,更有利于它们在水体中聚集形成水华。水体中微囊藻属数量减少,水华的出现自然也就减少了。“近年来,通过太湖的各种治理,太湖生态系统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表现之一就是水体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力藻类发生了变化。值得肯定的是,太湖水质的持续好转,降低了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这也是蓝藻水华暴发减少的根本原因之一。”张军毅说。
多年来,无锡持续开展控源截污,累计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1.55万家,沿太湖500米范围内全面退耕退渔,有力削减了外源污染。同时太湖增殖放流、禁捕退捕也让湖里鱼类明显增多,这也对蓝藻数量的减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资源室主任徐东坡介绍,太湖增殖放流主要以鲢鳙等抑藻控藻的鱼类为代表。得益于禁捕退捕政策,湖区的鱼类资源逐步恢复。以翘嘴鲌(太湖白鱼)为代表,近三年的资源量已经恢复到禁捕前的三倍左右。这样的肉食性鱼类的增加,也可促使摄食藻类的浮游生物数量的增加,从而使得蓝藻的数量酱烧。
太湖底泥中的氮、磷是主要内在污染源,着力清除湖底表层浮泥、流泥的太湖生态清淤,对削减内源污染、提升水质起到了积极作用。无锡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一轮清淤对太湖治理起到了关键作用,从2007年到2021年总共清淤量约达2820万立方米,而从2022年起,无锡计划用8年时间实施太湖第二轮大清淤,计划总清淤3456万立方米。同时,调水引流常态化将好的水质调入太湖,促进了水体流动;积极主动实施蓝藻离岸防控工程,也对太湖水质的提升产生了明显的作用。
“1+9”三年行动方案出炉 为治太规划清晰施工“路线图”
如何更好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无锡以清晰的施工“路线图”给出了答案。
此次无锡发布的《推动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根本性好转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包括1个总方案和9个子方案,在前期工作安排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速增量扩面,统筹推进外源减量、内源减负、能力提升、生态修复、应急防控五方面重点工作,确保湖体主要污染物浓度逐年下降。
就水质而言,《方案》给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25年,太湖北部湖区水质达到Ⅲ类;全市国省考河流断面全部稳定达到Ⅲ类,重点断面Ⅱ类比例力争达到45%;滆湖宜兴水域水质达到Ⅳ类,营养状态力争由中度富营养改善到轻度富营养;流域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提升,水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提升到“良好”,全力推动太湖无锡水域水质实现根本性好转。
在各子方案中,相关部门对应各自的重点工作都进行了详细编制。总磷作为太湖水质的定类指标,市生态环境局进一步加大了涉磷企业整治力度,制定了明确的目标任务。截至2022年底,无锡全市超额完成江苏省下达的年度整治任务。经统计测算,无锡全市已完成涉磷原辅料减量约7124吨/年,磷减排量约258吨/年。今年年底,无锡将全面完成涉磷企业规范化整治任务,并开展“回头看”,及时整改“回头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切实减少全市磷污染物排放。
《方案》中还提到,到2025年底,无锡全市建成区100%建成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城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100%。无锡市市政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无锡正在按照自来水量1.3-1.5 倍的能力配置污水处理能力,适度超前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并正在推进实施北尖公园净水厂、太湖新城污水处理厂三期和江阴高新区二厂(工业)等一批污水处理厂新扩建工程。在2021-2022年新投运24.5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的基础上,2023-2025年期间,还要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0万吨/日以上。
此次行动方案发布后,无锡市将从组织领导、督查考核、资金保障、政策体系、科技司法支撑和宣传监督等六个方面确保方案各项工作任务举措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并将此项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积极推动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实现淤泥藻泥资源化突破;加大对蓝藻暴发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等。
砥砺攻坚、久久为功,多年的持续努力,无锡“治太”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今年上半年,太湖无锡水域和北部湖区水质均达Ⅲ类标准,3个湖体断面均达到省考核要求,水质创近十年来最好水平。“治太”十余年来,无锡不断探索新模式、新技术。未来,无锡将沿着更为清晰的路线图,以新的更精准发力点,用实际行动过硬交出新一轮太湖治理优异答卷。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