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打造全国标杆,苏州擘画“数字未来”!

文章来源:苏州圆桌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2-22 10:01:24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数字化转型,是人类文明更上层楼的不二路径。如今,除了用数字技术改进优化生产生活,人们甚至已开始摸索并探讨“数字生命”的形态及其伦理。后者在爆款电影《流浪地球2》中已有呈现。

  毫无疑问,数字技术正塑造着脱胎换骨的奇妙未来。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值此打造和建设全国数字化发展标杆城市与改革先行区的关键时刻,让我们对以数字化改革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苏州展开一番透视,通过一幕幕数字化改革场景和一项项“硬核”应用成果的简单梳理,凝望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美丽前程。

  赋能产业

  近日,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了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在新增的21家制造业“灯塔工厂”中,有11家来自中国——苏州亨通光纤位列其中。

  作为“工业4.0”和数字化制造楷模的“灯塔工厂”,由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咨询公司共同推选。其评选标准囊括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5G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概况,以及对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引领性的示范意义。

  从2018年首次评选至今,全球“灯塔工厂”已达153座,其中中国有62座,排名全球第一。而算上初入选的亨通光纤,苏州“灯塔工厂”已有7座之多。

高度数字化的亨通光纤“灯塔工厂”。

  以前沿数字技术打造“钢筋铁骨”的“灯塔工厂”,其蓬勃崛起的青云之势,也仅仅只是苏州数字化转型宏大画卷的一片拼图。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的苏州,将“智改数转网联”作为主攻方向,累计实施了2万多个转型项目,引育了16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创建了工业互联网方向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产业数字化的另一面是数字产业化。苏州审时度势,制定了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发展行动计划,积极培育壮大高端软件、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力在线新经济,建成信创先导区,拓展了100多万个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交易金额突破2万亿元,各项指标皆领跑全国。

  大力推动数字创新,是苏州数字经济发展的鲜明标签,也是苏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近年来,苏州举全市之力服务保障苏州实验室建设,创建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同时,苏州还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光通信、海洋信息技术等创新联合体,聚焦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集成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苏州“智造”的金字招牌,正愈发熠熠生辉。

数字化正强势赋能“苏州智造”。

  如果说石油是内燃机时代的“血液”,那么数据就是信息化社会以光速流淌在各类管线和空间内的“精髓”。如何让海量的有价值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流动起来并得到高效运用,从而以此构筑数字苏州建设新优势,是苏州当下的发力重点。

  圆桌观察员了解到,苏州制定了实施公共数据开放三年行动计划和实施细则,发布数据开放目录4000余个、信息项近3万项。苏州依托大数据集团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联合35家大数据创新应用实验室和大数据开发者创新中心,开展普惠金融、医疗健康等多领域的数据创新应用,研发数字金融等数据产品超过90个——其中“征信贷”等信贷产品累计支持1.7万余户企业获得融资159亿元。

苏州数字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苏州还在持续壮大苏州大数据交易所,推进数商、数据产品在上海、长三角区域的互认互信,矢志打造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等行业交易专区,上架了逾400项数据产品,集聚数商超200家、第三方服务机构超30家,累计交易额突破1.5亿元。

  苏州早已清晰认识到,算力是数字时代的发动机,因此不遗余力做大做强算力产业。苏州与国家信息中心联合开展城市算力网顶层设计,出台推进算力产业发展和应用行动方案,做好“算力券”、大模型等领域惠企补贴工作。苏州成立中国算力网联盟,启用长三角算力调度枢纽,与10家头部云厂商签署合作协议,平台上架智算算力2000PFLOPS,中科可控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

  优化治理

  显而易见,在产业升级上拥抱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是中国经济“换道超车”从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路径之一。

  从遍地开花的电动车,到震惊世界的华为Mate 60 Pro;从领先世界的超级计算机,到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所有这一切耀眼成就,都彰显出中国强悍制造业与挖掘数字技术潜能竞相融合的卓越实力。

  数字化深刻改变了中国、改变了苏州。从办公、出行、消费、工业制造一直到人们的思维方式,无不编织并活跃在愈加宏阔、亦愈加细密的数字网络中。因此,当变化成为生产生活的常态时,就给苏州的城市治理带来了新挑战。但因势利导战胜挑战的种种努力,本身即是促进城市形态蝶变的与时俱进的必要之举。

“苏周到”是数字触角无所不至的标志之一。

  圆桌观察员注意到,在数字时代,苏州的选择是充分发挥数字政府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数据流、业务流、决策流、执行流全面融通,形成数字基座“一网通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协同发展架构。也就是说,将百姓、企业和基层最为迫切的需求,全部转变成应用迭代中的一行行代码,随着不同的场景应用而一一落地。

  具体来看,为提升治理效率,苏州在城市服务总入口“苏周到”创新构建“政务+生活”双主页、政务服务移动端、城市服务聚集端和新闻资讯触达端“一体两面三端”格局,推出上线出生、入学等“一件事一次办”专区,创新打造“无感停车”、生活商城等一批便民服务,开展“周到直播”百场,累计接入567个服务事项,用户总数突破2300万。

  更为激动人心的是,苏州通过“数字苏州驾驶舱”深化“多跨协同”数据整合应用,目前已接入全市141个部门应用和各县级市(区)城运平台,连通23万台物联感知设备,汇聚45.7亿条城市运行数据,引入2亿条实时互联网数据。首批确定城市经济、数字交通、应急管理等6大专题,推出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城运一件事”,建立43个模型算法,实现对城市运行的态势感知、风险防控、趋势研判和联动治理。

  节点推进

  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做到触手可及、无所不至甚至是幻化于无形,真正管用、实用、好用,数字化改革的基础才能牢靠,城市发展的数字化进程才能充满后劲。

  根据相关战略部署,未来,苏州会继续以数字化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营商环境优化,大力推广“产业大脑+智能工厂”模式,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确保企业动态高效感知,强化要素高效供给,推动事项高效办理。而苏州作为闻名遐迩的文化古城,更会以数字化改革驱动文化创新发展,不断建强网络文化阵地,更好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进而把古城打造成苏州城市大IP。

  在利用数字化改革做优、做强、做新政府治理层面,苏州还将在现有的高起点上,进一步打通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夯实城市运行感知体系,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从而将整座城市完美“包裹”进越发聪明、越发高效、越发可亲的数字网络中。

雄厚的实体经济,是苏州数字化转型的坚实根基。

  依据系统集成、实战实效、争先创优、开放共建的苏州市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让我们拉开时间进度条:

  到2024年底,一体化公共数据底座基本建成,重点打造20个左右具有苏州辨识度的数字化应用项目;

  到2025年底,一体化公共数据底座持续完善,场景牵引形成一批实战、实用、实效且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打造50个左右数字化应用标杆项目,基本建成全国数字化发展标杆城市;

  到2030年底,一体化公共数据底座全面建成,形成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文化、数字社会、数字生态文明融合发展体系,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化发展标杆城市。

  ……

  数字化改革,是一场关乎市域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关乎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乎能否更好服务和支撑苏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攻坚战。既然是攻坚战,那么对于有志于打造全国数字化发展标杆城市的苏州而言,自当一往无前。

  (圆桌观察员/顾善闻 图片来源:苏州日报 苏州发布 荔枝网 苏州吴江发布)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