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长江启东段,水流平静而轻缓。
振华重工码头,这里与上海崇明岛隔江相望。走过500米长的引桥,“秦航工5000”如“巨无霸”一样矗立在江苏蛟龙打捞航务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向东面前。
这一天是交船的日子。作为国内最大“施工+运输”一体化4000吨全回转自航起重船,“秦航工5000”是名副其实的“海洋重器”:总长182米、型宽49米、型深15米,甲板面积相当于21个篮球场,主钩最大吊重4000吨(全回转3000吨)。投资10亿元重磅打造这艘“海洋重器”,周向东说,“秦航工5000”将是“蛟龙”驶向深蓝的新起点。
打捞疏浚是盐城市盐都区的特色产业,以“蛟龙”为代表的龙头民企抢抓机遇,抱团发展,在蔚蓝江海中不惧风浪,勇敢搏击市场,为盐都这个内陆县区交出了“挺进蔚蓝”的出色答卷。
驶出泾口向江海
盐都泾口村,朱沥沟与蟒蛇河交界的地方。顺河而下,可直达长江。
改革开放前,泾口是十里八乡出名的穷村,河锁湾绕、地势低洼,信息闭塞,百姓蜗居草房,农田常被水淹,交通基本靠船。
穷则思变。泾口村民水性好,为何不到大江大海中改变命运?村委一帮人商量后横下一条心:走出泾口。上世纪70年代,村里组织10多名渔民成立打捞队,并起了个响亮的名字——“蛟龙”。
两艘破旧渔船起家,打捞队从朱沥沟出发,到长江、黄浦江讨生计。
“谈何容易!”打捞队初建时,陶立贵19岁,“那时接到活儿,都是土法上马。潜水员没有潜水帽,只能鼻子一捏,一个猛子扎下水。没有吊船等设备,大家在岸上挖地龙,用绞链排硬把沉船绞上来。”
泾口村海洋产业展示馆里,陈列着“蛟龙”队队员们下水时的行头。金属潜水帽相当沉,记者两只手都提不起来,67岁的陶立贵虽已退休,但老把式重操旧活气都不喘。“潜水设备加起来上百斤,潜水员下水,需4个人帮忙穿鞋戴帽。”
打捞需要力气,但绝不是蛮干。“为摸清水下情况,我下过江底60米的深处,下水15分钟,上来要30分钟,在水里20分钟就是极限。”陶立贵说,如果不会用设备调整浮力,干不了这一行。
1983年,南京下关码头,千吨水泥趸船沉入水底,多支打捞队尝试后均告失败。“蛟龙人”立下“军令状”,不成功打捞队从此就离开南京。趸船有很多洞,队员们用木塞将洞口堵住,抽水充气,让趸船浮起来。深秋江水很凉,连续38个昼夜的努力没有白费,“蛟龙”从此在市场站稳脚跟。
很快,“蛟龙”的业务从单一打捞经营扩大到打捞、疏浚等业务,泾口周边的洪武、武刘等村也创办起打捞队。2001年,“蛟龙”业务延伸到长江中下游所有港口及沿海地区,多次参与国家大型重点工程,并培育出十多支潜水施工队伍。
“2015年是公司重要的转型年。”蛟龙公司办公室主任孙高升告诉记者,根据战略调整,那一年公司有三件大事,聚焦新能源产业,进军海上风电,转型发展;远赴瓦努阿图参与援建10万吨国际游轮码头,开辟国外市场;泾口蛙人参与“东方之星”游轮抢险救助与打捞,受到交通运输部表彰。
如今,以“长江第一吊”“亚洲第一吊高”称雄江海的“蛟龙”抢抓海洋经济和海上风电装备发展的重大机遇,以精良技术和过硬口碑踏遍大江南北,挺进蔚蓝深海。
抢抓机遇抱团闯
“打捞疏浚市场竞争激烈,人员工资、原材料等成本费用上升,企业亟待‘抱团发展’。”
“多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加大对疏浚打捞、海洋工程施工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企业添置新装备的原动力,吸引更多企业回乡注册。”
“打捞疏浚企业船舶驾驶、轮机等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建议在盐城职业技术学院(校)设置相关专业,为企业培养输送人才。”
在2月18日的盐都区在外打捞疏浚企业座谈会上,蛟龙公司、博远重工、亚龙航务、稳强海洋工程等20多家重点企业共话乡情、共谋发展。
能人多龙头强,产业链产业群则强。在所有企业中,“蛟龙”是当之无愧的龙头民企。2021年以来,秦南镇招引11家海洋工程企业落户,其中不乏“亚洲之最”“国家之最”等海洋重器。全镇40多家海洋工程企业和100多支潜水施工队伍“抱团发展”。
在盐都区郭猛镇,打捞疏浚产业被作为全镇聚力发展的“2+1”主导产业中的“1”。“以杨侍村最具代表性,40多年前,村党组织利用农闲,组织青壮劳力在长江沿线运输砂石搞疏浚,逐渐壮大后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瞄准风电,挺进蔚蓝。”盐都区副区长、郭猛镇党委书记周昉说。
秦南、郭猛异军突起、抱团发展,很快成为盐都打捞疏浚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并带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弄潮江海”的浪潮。
目前,打捞疏浚在建筑业分类中还属于“其他类”,但这样的“单列”并不妨碍盐都这份“成绩单”的亮眼:以“蛟龙、亚龙、稳强”等为龙头的企业,历经近50年发展,盐都现有行业企业百余家,其中资质企业12家,总数盐城领先,外埠竞争力十分凸显。去年完成产值15.8亿元、占全区建筑业外施总量10.5%,上缴税收9551.67万元、占建筑业税收总额10.1%,“海上建筑业”为盐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内陆县区弄大潮
作为一个内陆县区,不临海不靠海的盐都不具备沿海地区的区位和优势,但却能抓住风口挺进蔚蓝,填补盐都海洋经济的发展空白,让不起眼的打捞疏浚这一小众行业绽放异彩。
这离不开敏锐的战略眼光,坚定的战略定力。站在转型关键期,“蛟龙”等打捞疏浚企业紧紧抓住国家发展新能源、海洋经济等重要机遇,锚定目标不动摇,像深海沉桩那样一锤一锤打下去。放眼盐都,潜水打捞企业没有囿于内陆一域,而是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以狭窄领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春寒料峭,陶立贵的腿疾又犯了,老伴仇秀珍颇为心疼:“5个兄弟,只有他一人上船做这行,一年就回来两个月,在江上海上辛苦了半辈子,关节痛是职业病。”然而,对老陶来说,与当年惊心动魄的海上作业相比,这些都不足为道。“2016年,我带30多人给福建平潭的浮吊运送套箱,虽然只有短短一公里,但两只套箱体积大,足有1000多吨。我们小心翼翼,没料到起风了,这时的船很容易翻,报废不说,船上的人也命悬一线。”老陶说,水上风险时刻存在,胆大心细,才能无惧大风大浪。
敢闯敢拼,一个“敢”字已融入泾口人的血脉中。如果没有当年走出“村口”的决心,那只能坐井观天抱残守缺。“盐都打捞疏浚行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盐都人勤劳勇敢、拼搏奋斗的创业史。”盐城市副市长、盐都区委书记王娟说,这些勇于走向江海的企业无论大小,都是敢闯、敢干、敢试的勇者。
勇敢者爱拼,政策更给力。“去年面对疫情冲击,盐城及时出台惠企二十条、促进服务业发展十条,今年1月30日,盐城在全省较早出台推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56条,其中不少涉及到建筑业的发展,设置了支持建筑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资金1500万元。”盐城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陈锋认为,当前盐城正举全市之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四个“绿色之城”,应该说在海上风电、海工装备、海洋牧场建设等领域,都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下午5点,陶立贵走出自家别墅,前往村部食堂。曾经吃过太多的苦,如今老陶是“蛟龙”公司的股东,每年可获得30多万元的分红。
致富思源,“蛟龙”去年本土纳税2500多万元,带动本村及邻村2000多人就业,村集体收入118万元。“老年幸福小食堂”每天有150多位老人就餐;为高龄老人、失能村民免费发放“沐浴券、理发券”,每月给特困户300元定额补助;为60周岁以上老人缴纳新农合、发放尊老金……如今,成功走出“男浚女织老管园”这一特色乡村振兴路的泾口,真正对得起“市外桃源、乐水泾口”的名号。
而在启东码头,“秦航工5000”现代化的员工食堂里热气腾腾。“鸟枪换炮了,哪儿都好。”来自泾口村的周建华心情舒畅。船长王兆凯说,船上30多名员工中,三分之二是泾口人。王兆凯期待着下月中旬,“秦航工5000”将开启首航,奔赴山东风场一展身手。
记者 卞小燕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