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 正文

一手促消费,一手抓供给——协同发力现代化,服务构建新格局

文章来源:中国江苏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6-05 09:30:07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过去五年,长三角地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继续发挥产业互补优势,深化分工协作、携手强链护链,共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运行良性循环,积极服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以内需“根本动力”,

共启经济引擎

长三角今年一季度消费数据显示,沪苏浙皖消费市场回暖,服务业尤其是生活性服务业显著复苏。其中,江苏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逾11700亿元,以7.8%的同比增幅领跑长三角,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实现首季“开门红”。

消费是扩大内需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内在要求和关键支撑。经历疫情冲击后,消费成为经济复苏亮点,提振了供给侧信心。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沪苏浙皖携手多点发力引燃“爆点”,让消费“主引擎”全速转动。

今年年初,浙江新春文旅消费季启动,打出“来‘浙’里过大年”口号,开年便开抢文旅消费黄金期,还将今年定为“文旅消费提振年”,举办与春夏秋冬同步的四季文旅消费季;

3月,安徽“徽动消费”提振年行动推进会召开,提出涵盖全年度的促消费行动——按季节特点,开展全省性重点活动15场以上,目标全年商品销售额350亿元以上;

3月至5月,江苏开展“苏新消费·春惠江苏”活动,累计开展1400余场消费促进活动,发放1.2亿元惠民消费券及35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

4月29日,上海第四届“五五购物节”与商务部“国际消费季”共同启动,着重体现新客群、新供给、新场景,按下消费“快进键”。

长三角居民的消费体验,是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的关键。2022年,三省一市累计培育放心消费单位34万家,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33万家。今年,三省一市拟出台《长三角地区线下异地异店无理由退换货服务指引》,培育异地异店退换货单位500家以上。

投资是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

高速铁路里程超6600公里,覆盖三省一市95%的设区市,总里程居全国主要城市群首位;横贯东西的沪渝蓉沿江高铁开工建设,纵贯南北的通苏嘉甬铁路全线开工建设,宁淮铁路、沪苏湖铁路等项目正加快建设,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吴淞江(江苏段)整治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近年来,“互联互通”支撑长三角兄弟省市“抱”得更紧密。

《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于2021年6月印发后,一幅长三角内畅外通的交通蓝图徐徐铺展:到2025年,“轨道上的长三角”将基本建成,长三角地区相邻大城市间及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与周边城市形成1至1.5小时城际交通圈。

以实体“看家本领”,

夯实产业根基

一辆浙江产的新能源汽车,音响来自江苏,车灯来自上海,减震零件来自安徽,长三角产业链条和生态圈层协同程度之高由此可见一斑。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联盟成立两年来,拥有长三角范围内专用车、氢能、电机、智能网联等会员单位500余家,实现行业上中下游企业全覆盖。

总部位于江苏盐城的悦达起亚正是产业协同的受益企业之一。悦达起亚与华人运通(上海)公司实现产能合作,“研发在上海、产业化在盐城”,首款量产车型“高合HiPhi X”成为2022年国内50万元以上豪华纯电细分市场销量冠军。悦达参与设立的长三角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研发测试平台。“借盐城港大丰港区提能升级以及与上海港、太仓港形成联动效应之机,公司今年拟扩大整车出口规模,全年计划出口7.5万台。”江苏悦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乃文说。

自2021年5月,江苏省牵头长三角联合开展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成立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四大产业链联盟以来,长三角三省一市在这些关键创新领域各扬所长、形成合力,在一体化中谋求更高质量发展,成果初现。

按照分工,江苏省工信厅牵头组建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近一年来,联盟首发“核酸药物”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项目,筹办第三届长三角“智创杯”知识产权创新运用大赛,推动上海临港的国家实验室与苏州工业园区的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开展合作,形成“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联动发展格局。

过去一年,疫情是对产业链安全和韧性的一场“大考”。“针对疫情造成的产业链断点堵点问题,三省一市共同建立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部市(省)协同保障机制、跨省市协调互助机制,成立稳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工作专班,建立重点产业保运转企业白名单制度。”江苏省工信厅制造强省推进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3月以来,针对27个重点断链风险点,三省一市协调解决长三角重点产业链近700家龙头企业诉求,涉及近5000家配套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复产、通畅物流运输,有效保障疫情期间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

实体经济是江苏的“看家本领”,也是长三角产业协同的根基。以“链”聚“群”,三省一市深入落实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共建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在工信部组织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中,长三角地区共18个集群入选“国家队”,占总数四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

以数字“关键增量”,

激活发展动能

过去一年,“数字长三角”基础更加厚实。三省一市积极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开展长三角民生领域数字场景互联互通探索。

2022年9月16日,苏州市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大数据交易所揭牌,当日便与上海数据交易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通过在数据交易服务领域开展合作,实现数据要素市场的互联互通,推动多层次数据要素市场建设。

今年1月29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枢纽节点吴江算力调度中心开工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总算力调度规模将超5000PFLOPS,区域的算力能级将全面提升。中国电信苏州分公司网络建设部主任李军介绍,吴江算力调度中心将支撑东西部算力资源跨区域的调度和在长三角区域内的调度,满足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数字金融、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时延敏感型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对算力资源的需求,催生更多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

随着一批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兴建投运,三省一市协同打造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的行动越来越实。

如今,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一批国家重大工业互联网平台、机构不断集聚,中国工联院江苏分院暨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江苏分中心、信通院云大所相继落地,盛虹集团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亨通光电“5G+工业互联网”智慧园区项目获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我省多措并举支持示范区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推进示范区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先试,努力将示范区也打造成为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江苏省工信厅副厅长李锋表示,江苏与上海、浙江工信部门、通信管理部门和示范区执委会联合印发示范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政策,从积极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等5个方面推出20条举措,合力推动示范区数字经济发展。

随着“数字长三角”建设不断提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黏合”发展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江苏印发加快推进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指导意见,上海施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应用管理办法,安徽出台若干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2022年以来,各地纷纷提出率先落地一批车路协同应用服务和自动驾驶典型场景,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行业引领力的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批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让车联网基础设施实现跨区域规模覆盖。

数字经济是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增量”。放眼未来,三省一市将加快建设数字长三角,协同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行动,共同梳理推进重大项目、场景共建清单,联合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

以环境“磁场效应”,

畅通要素循环

2020年10月,长三角一批企业拿到一张特别的营业执照:企业名称或住所一栏出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字样。

这样的标注并无先例。此前,“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并非是行政区划,也不是行业名称,其字数又超出规定范围,所以不能作为企业名称的组成部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统一企业登记标准实施意见》的实施突破这一“政策瓶颈”,这一变化不仅增加了落户长三角的企业字号的“含金量”,更让一批经营者提升了对长三角的归属感、认同感。

细节的变化,体现的是长三角破除区域行政壁垒、推动要素自由流动、加大步伐构建统一大市场的决心。

长三角经营主体基础数据库和可视化平台上线,共归集长三角17类经营主体信息6.8亿条;创新“互联网+窗口”服务模式,50多个市场监管领域事项实现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培育“长三角实体店异地异店退换货联盟”单位370余家,累计开展线下无理由退货涉及金额4亿元;发布《大气超级站质控质保体系技术规范》等12项区域统一标准,实施质量提升项目3554个,品牌培育企业2268个……

从2019年1月《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签署,到2022年9月《长三角地区市场准入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协议》签署,长三角新增经营主体1928万户,总量约占全国的两成。如今,标准规范统一、信息共享互认、改革协同共进、预期稳定透明的市场准入一体化体系正在长三角逐步实现。

制度创新,打造长三角营商环境“强磁场”。2022年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区域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行政壁垒逐步消除,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与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全面对接,协同开放达到更高水平”。在这里,愈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初具雏形。

“三省一市将进一步协同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建设,深化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共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江苏省发改委长三角处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 付奇 沈佳暄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