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五年来,这块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携手共进、同频共振,作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实践的生动表率。为立体展现长三角城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取得的成绩,央广网江苏频道联合上海频道、安徽频道、宁波频道,推出系列报道《同频共振长三角》,通过视频、图文、海报等形式,与您共同见证长三角五年之变!
央广网南京8月4日消息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壁垒,从山水相连到人缘相亲,再到携手并进,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5年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沪苏浙皖共下“一盘棋”,如今,共建红利逐一显现,人们共享一体化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将这张“网”越织越密。
古都风韵与时代风尚辉映的南京(央广网发 南京市委网信办供图)
南京,濒江近海,承东启西、联通南北,是“一带一路”倡议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长三角地区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城市,依托坚实的制造业根基和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近年来,南京以创新为引擎,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聚焦驱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支点”、“创新引擎”以及“门户枢纽”的功能定位,积极推动南京都市圈、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宁杭生态经济带和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奋力开新局!
公共服务“破层出圈” 长三角“幸福圈”扩容提质
长三角一体化不是简单的“1+1+1+1=4”,正如人的身体,各个器官堆砌在一起,还需要血脉相通、血肉相连,只有内部循环打通了、理顺了,才能健康运行,一体化也一样。既定的行政区划使地区与地区之间界限分明,形成了各自适应本区域的行政制度体系。一体化发展,人员流动更频繁,这就需要政策高度协同,打破行政壁垒,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
作为长三角区域特大城市,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南京医疗卫生资源丰富,区域地理位置独特,异地就医需求旺盛。可在2019年,“垫资跑腿”还是人们异地就医的“老大难”问题。
梅山上海医保服务点(央广网记者 王锡斐 摄)
坐落于南京雨花台区的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上海宝钢集团,2万多名职工在南京工作,但都是上海医保,因此,每次就医先要自行垫付费用,然后手工报销医疗费,公司为此还特别成立了梅山上海医保服务点。企业上海医保职工看病排一次队,报销还要再排一次队,窗口内外都很焦虑。“因为用不了卡,需要来咱们服务点才能报销,以前每天早上大概7点左右,门口就有人在排队,上午我们限定80个号,很快就发完了,排不到号的人太多了。而我们窗口报销的就有六组,每组每天都要处理80多号,报销量也非常大。”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服务中心医保服务室副主任王琴回忆起当年的工作场景印象深刻。
随着一体化不断推进,异地就医工作突飞猛进,长三角区域成为全国最早试点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联网和医保电子凭证扫码结算的地区。南京、上海异地就医备案后可实现直接刷卡结算,2万多名员工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一体化带来的便利。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员工金华告诉记者:“以前我们戏称这个医保卡是个摆设,现在我们拿着上海医保卡在南京的各大医院都可以直接刷卡结算,跟南京参保人一样,很方便。”今年,“慢特病”门诊费用跨省联网结算取得突破,两地医保开通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仅上半年,梅山医院跨省联网结算人次超过了11万人次。
梅山医院长三角异地挂号缴费窗口(央广网记者 王锡斐 摄)
“同城化”“品质化”“便利化”是2.37亿长三角人对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最直观感受。人跑得少了,数据必然要跑起来,接通海量数据端口,链路长,经常会出现系统报错,只有先行先试,不断调整。2016年,南京实现省内联网,2017年,实现跨省住院联网,2018年,实现“市级统筹”,2019年,推进跨省门诊联网试点,2020年,实现“慢特病”异地就医门诊联网试点,2021年,完成异地就医药店联网,2022年,实现承诺备案和多地备案,人们“急难愁盼”的问题一个一个解决了。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推进,群众对异地就医的需求逐步提升。2022年,南京异地就医联网结算137.35亿元,结算522.05万人次,超过全省其他城市结算总和。2023年上半年,异地结算人次已突破了449万人次,同期增幅突破108%。“我们今年正在积极试点异地就医免备案结算工作,目前已经开通了异地就医急诊抢救免备案和南京到徐州的双向就医异地就医免备案结算,我们的目标是从服务一城到服务长三角。”南京医保中心窗口服务科科长黄悦康介绍。
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费用联网结算工作的率先推进,不仅成为长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标识性项目,也为全国推进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提供了有益的示范经验。
南京市医保中心办事大厅,市民在自助服务区办理业务(央广网记者 王锡斐 摄)
如今,异地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增多,医保、户籍、公积金、行政审批等无一不考验着政务服务的效能。事实上,在全面推进“跨省通办”工作之前,南京都市圈内就已经出现多个“点对点”实现“跨省通办”的先行先试案例。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跨省通办”在制度层面得到了支持,在“面”上得到了快速推进。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处处长张弢向记者介绍,目前,南京通过专区网上办,自助机简单办,市、区两级专窗办,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全方位的政务服务。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积极对接公共服务,从共建到共享,长三角群众的幸福指数还在节节攀升。
产学研互联互通 长三角创新要素同频共振
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及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正成为当前发挥中心城市引领带动作用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南京统筹推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通过科创产业和产业科创双向发力,聚力抓创新、强产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先后获批国家唯一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城市、首批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首批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城市和建设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城市,改革活力、动力持续释放。
南京河西金融城(央广网发 南京市委网信办供图)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而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还是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南京,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长三角区域特大城市,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经济总量、人口规模、科研教育资源雄厚。每年,这座城市都吸引着无数的学子前来求学,也向长三角乃至全国输送着大量的优质人才。
位于江宁开发区总部基地的中钢集团南京新材料研究院是马鞍山中钢天源全资子公司,也是中钢天源的研发飞地,副院长朱叶峰告诉记者:“我们研究院设在南京就是充分利用南京在科技、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区位优势,研发在南京,成果转化在马鞍山,两地高铁20分钟车程。近年来,我们吸引了中科大、南大等知名高校博士、硕士,建成多条中试线,为马鞍山地方新材料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钢集团南京新材料研究院研究人员正在实验(央广网记者 王锡斐 摄)
优势互补、协同发力,聚拢要素、联合攻关,南京先行先试,探索长三角新发展格局,高新技术企业数从2018年的3118家增长至2022年的9068家、居全国第9位,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超过2万家,全市人才资源总量从272万人增长至356万人。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除了中心城市的承载及资源优势外,还离不开南京在招才留才引才方面的诚意。金晶在长三角不少城市打拼过,最终选择在南京创业,开办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从事体外诊断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在他看来,南京各类创新资源要素齐备,营商环境很好,对于初创型企业来说具有很大吸引力,有真金白银的人才政策助力,企业发展的各阶段,政策都会及时送门上企。东南大学硕博连读的他,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荣获“江苏省双创博士”、南京市“创新型企业家”、“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多个荣誉称号及奖项。现在,公司已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完成了新一轮融资。
金晶公司研发的体外诊断设备生产车间(央广网记者 王锡斐 摄)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厚积薄发,今年6月15日,南京发布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江苏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丁宏认为,南京得益于长三角区域雄厚实体经济基础和自身创新驱动优势,新兴产业正步入转型升级的成长期,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等“2+6+6”创新型产业集群已逐渐成为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科创人才推动产业向“新”出发,南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联动区域创新资源,强化区域创新功能,织密区域创新网络,加快发展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率先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将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释放更多动能、激发更大活力。
生态共治探新路 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底色绿意盎然
7月3日,沪宁沿江高铁联调联试跑出最高试验时速385公里,有形的互通不断突破,无形的共治也在长江流域向深协同。
在长三角版图中,长江如飘带向海,共抓长江大保护,2021年,我国首部流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腾笼换鸟后,绿色,这个长江最生动的底色再次回归,市民们时常看到“长江微笑精灵”江豚的身影。
“以前叫江猪,两岸没治理前,看不见的,现在环境好了,人们能够滨江散步了,我经常拍到江豚跃出水面的照片。”武家敏是一名公益摄影师,同时也是江豚保护志愿者,退休后几乎每天都会沿江岸线巡视,长江大桥到江心洲大桥这一段就是他巡视的范围,这里有全国唯一“豚在城中”的观测点,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打卡。
2022年10月,南京、镇江、马鞍山协同制定的《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正式实施。江豚,这个直接反映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长江微笑精灵”和人们更亲近了。
市民打卡“豚在城中”观测点(央广网记者 王锡斐 摄)
生态共治,跨省交界区域问题最为突出。长期以来,跨界河湖管理始终存在堤防建设、管护标准不一,上游水质影响下游,执法盲区与河湖管护等问题,需要协调的关系和矛盾纷繁错杂。南京尝试跨界河道联合河长制,探索跨界生态共治新路径。
正值汛期,流经安徽、江苏两省的滁河,两岸正在进行跨界联合防汛抢险演练。2018年,江苏南京浦口区河长办牵头,区水务、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共同参与,先后赴安徽和县、全椒县、来安县、南谯区共商区域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初步与周边区县建立了跨界河流湖泊上下游联动、聚焦断面水环境及水污染防治的协作机制。后经反复协商共议,2020年7月8日,浦口区水务局与南谯区水利局签订了《长三角一体化水利(务)合作协议书》,协议内容主要包含联合河长制启动、推进跨界滁河共建共治共享与联合防汛抢险、提高抗洪抢险保障等方面的内容,正式建立浦口-南谯联合河长制,这才有了如今跨界联合防汛抢险演练的景象。
滁河两岸绿意盎然(央广网发 刘剑忠 摄)
如今,滁河两岸碧水蓝天映照,顺着沿河公路开一圈,风光旖旎、赏心悦目,沿河绿化带景色秀美,两岸居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协同共治带来的生态红利。从小在滁河边长大的刘宝健感慨:“以前上游的那个造纸厂关闭了,现在水清了,岸边草皮绿油油,晚上吃过饭,我们老百姓可以上来散步休息了,环境比之前大大提升。”滁河河道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也大大提升了。
长三角山水相连、水气相依,绿色是其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题中之义。南京向绿而行,不仅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也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带好头,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
创新活力与人文魅力交融的南京(央广网发 南京市委网信办供图)
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打通了城市间的时空动脉,半小时通勤圈、一小时生活圈、24小时包邮圈,让长三角联系更加紧密。长三角城市握指成拳,朝着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迈进。南京,这个向长江中上游辐射的主轴线门户城市,一体化的精彩华章仍在续写……
【一封来自南京的声音明信片】
点击声音明信片,感受南京古韵新风同辉
监制:伏成镭
策划:栾永胜
记者:王锡斐 郑楚豫 杨梦奎 庄滨滨
视频:刘剑忠
摄影:顾树荣 方飞
配音:杨涵中
制图:王雪瑾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