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垛田,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兴化市垛田街道,是久负盛名的蔬菜之乡,以种植香葱、龙香芋等特色蔬菜为主,其耕地划入垛田保护区的面积有11856亩,占全市垛田保护区总面积的三成多。
11月是兴化春葱种植季节。记者在垛田街道多个村走访发现,因劳动力老龄化、垛田难以实现“小田并大田”以及农产品价格不稳定等因素,当地一些农村劳动力正被动或主动离开土地,引发垛田撂荒的现象。
作为水乡“双遗产”,垛田保护和利用如何“两相宜”?这是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更多垛田面临撂荒困境
前不久,在亲友的帮助下,垛田街道湖西口村八旬葱农董志年了结了一桩心事——给家里的一分地插上了葱苗。老伴患上骨质疏松症,考虑到后期无人管护、收割,剩下的田除了种些青菜、油菜外,其余的只能暂时荒着。
“在我们村,种蔬菜的几乎都超过60岁了。年轻点的,都在外地做生意、打工。”在垛田街道平安垛村,村党总支副书记殷永茂言语间有些担忧。
王横村香葱种植面积约1500亩,目前撂荒地约25亩。据村干部王一棋观察,近三年,村里垛田撂荒面积上升较快。在垛田街道,撂荒面积已有130余亩。
垛田缘何会撂荒?记者走访多个村,村干部和村民普遍认为,劳动力不足是关键因素。
垛田街道农业农村局党支部书记张年才告诉记者,农村现在种香葱等蔬菜的,一般都是老两口。一旦出现一个老人生病或病故,基本上就很难再持续下去。他估计,如不采取措施,再过约5年时间,整个街道将有更多垛田面临撂荒的困境。
探索,从平安垛村开始。去年,村里流转了86.3亩田,基本都是撂荒地。流转费每亩1000元,涉及70多户农民。随后公开招标,底价500元/亩,两次流标。第三次,底价降到了300元/亩,还是无人问津。在爱人的“怂恿”下,村民刘春红心一横,投了标。
垛田街道农业农村局局长沈建全分析,种植大户“举棋不定”的背后,更多考虑的是农产品价格不稳定。今年当地春葱上市后,价格一度跌到0.3元/斤以下。
除了农产品价格不稳定外,垛田因独特的地貌,难以实现“小田并大田”,加之机械化水平低等因素,这些都导致种植大户在大面积承包葱田时会有顾虑。
目前兴化有兴野、顶能等一批脱水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全年加工脱水蔬菜干制品15万多吨,年销售量占全国四成以上,并远销日韩等20多个国家。其中,兴化香葱是受欧盟保护的首批中国100个地理标志产品之一。以兴化香葱为代表的脱水蔬菜农产品,更是海外市场的“香饽饽”。有企业担心,不拿出应对之策,葱田大面积撂荒会影响到整个产业发展。
订单农业是一条有效路径
农产品价格不稳定,引发农民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如何破解?在兴化市联发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善禹看来,订单农业是一条有效路径。
王横村葱农董干明种了近30亩的葱田,今年春葱产量约10万公斤。他算了笔账:如果没有跟联发食品公司签香葱订单,就卖不到0.7元/斤的保护价,就会少卖7万元。目前,联发食品企业的春葱订单面积达1500亩。
“发展订单农业,第一步要闯‘信任关’。”沈建全认为,订单农业是解决农产品种、销难题的有效路径。但因农产品价格波动大,订单农业签订的保护价与实际价格有时会存在差距,这也可能导致出现违约问题。
还有“检测关”。在兴化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炳干看来,兴化脱水蔬菜干制品远销海外,但各个国家的农药检测标准不一,这也给发展订单农业带来挑战。
“加强对农药销售、使用的监管很有必要。”王横村葱农王一荣说,比如腐霉利这个农药,企业明确禁止使用,但少部分葱农还是会偷偷使用,“一旦检测不合格,轻则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严重的还会损害企业的品牌信誉。”
对此,垛田街道正探索“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立垛田街道香葱产业联盟党总支。同时考虑在各村划分香葱种植片区,按照每个片区约10亩的面积,由联盟党总支统一监管。
兴化市农业农村局综合科科长朱会林认为,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提升耕种的机械化、智能化作业水平,加快农旅融合等,是破解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有效之举。去年底,当地举办了香葱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刘春红告诉记者,自家流转的86.3亩葱田,当年实际种植春葱约60亩,与顶能公司签了订单,还购买了一台小型旋耕机尝试机械化耕地,“刨去人工、化肥费用以及土地租金,虽然挣得不多,但总比地荒着强。”
保护优先农旅联动促发展
在泰州,有垛田地貌的,除了兴化市外,还有海陵区、姜堰区。其中,九成面积在兴化。2021年3月1日施行的《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明确,禁止擅自取土、挖塘损毁垛田;禁止擅自平垛、填堵、围圈垛田水域,破坏垛田水系等破坏垛田的行为。
朱会林介绍,兴化健全垛田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和公益诉讼联动机制,针对垛田地貌现状、水环境治理等开展联合巡查,加大对福寿螺等外来物种的治理力度。同时,沿保护区边界埋设界桩300根、竖立公示牌3个,标明保护级别、保护范围、禁止行为等内容,实现垛田保护范围精细化管理。
垛田的利用和保护,如何实现“两相宜”?扬州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院长陆建飞认为,垛田生产首先要让位遗产,坚持保护优先。当地农业部门要做足调研文章,分析香葱等农产品价格低迷的原因,尝试在一定范围内替换农作物种植。同时要发挥村集体的作用,引导年轻人返乡扎根创业。
《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也提出,支持利用垛田文化、景观、科普资源从事旅游或者农产品销售、餐饮、民宿、民俗展示等活动,增加农民收入;依托垛田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垛田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培育垛田旅游品牌,促进垛田旅游联动发展。
发展农旅融合,垛田街道也在发力——该街道打造了垛田特色农产品绿色生产示范区,新建了传统灌溉模式展示区,新增了彩色油菜品种。下一步还要实施品牌战略,实行全产业链闭环开发,探索开展垛田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记者 董鑫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