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网络空间内生安全发展大会暨第六届“强网”拟态防御国际精英挑战赛近日在南京举办。会上,紫金山实验室联合复旦大学、东南大学等院校和企业共同签约,发布“内生安全人才培养与知识体系共建‘五色石’伙伴计划”,以加快推进网络空间内生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为培养负责任的网络安全开发者提供支撑。
科技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比拼。尤其是网络安全领域具有鲜明的技术“攻防”特征,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近年来,我国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明显加快,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正在加速形成。但随着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多变,我国面临的外部网络攻击愈发严重,加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加速发展带来更多网络安全隐患,对网络安全人才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传统的网络安全保障工作,要么是事后“亡羊补牢”,要么是解决老问题留下新漏洞的“顾此失彼”,屏障并不牢靠。面对新挑战,要发挥网络空间内生安全理论及技术优势,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免疫”,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的网络空间内生安全人才队伍,使之成为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的坚强卫士。
本届网络空间内生安全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副主任兼首席科学家邬江兴针对网络安全人才培养问题提供了一种“解题思路”:让更多青年人才从“攻防者”向“开发者”转变,把核心技术和理论掌握在自己手中。网络安全的责任与风险,不能全由用户来承担,也应强调供给侧的安全责任,在设计、开发、生产数字产品时充分考虑到各种安全隐患,在系统的底层逻辑、底层框架、底层代码中重点体现内生安全需求,从而平衡网络安全的责任与风险,实现数字技术、数字产品、数字经济的“普遍安全”。
“普遍安全”需要“普及教育”,让更多青年人才具备内生安全意识、学习内生安全理论、掌握拟态防御技术等。以往,网络安全强调“术业有专攻”;今天,网络安全离不开“人才总动员”。硬件研发、场景开发、数据管理……数字经济的各个环节,都可能隐藏网络安全隐患,只有在每个环节加强内生安全水平,形成严密的“安全矩阵”,才能抵御各类未知的安全风险,为数字经济筑牢内生安全底座。一方面,应广泛宣传、扩大影响,以网络空间内生安全发展大会等重大会议、重磅项目为契机,大力开展内生安全知识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活动,让更多人才重视内生安全;另一方面,应加强学科建设,在高校相关课程中融入内生安全最新研究成果,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内生安全人才培养工作,形成内生安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
也应看到,科技的竞争不仅是人才数量的比拼,更是制度环境的竞争。要想网络安全建设“快人一步”,制度创新就得“深入一层”。围绕数字经济新生态、网络安全新范式,要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激发专业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从人才制度、体系和奖励机制等多方面促进人才建设。适应科技发展方向,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人才制度创新取得的一项项“新突破”,将助力网络空间内生安全建设下好“先手棋”。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