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热映电影《封神第一部》中的质子战舞以及大量青铜美学元素,让观众从这个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中得以窥见商朝文化。跨越时空,将地理坐标从河南移至南京,商代“南京人”又是如何生活的呢?
商朝建立于约公元前1600年,距今36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商朝在殷建都有200多年,因此后世也称商朝为“殷商”。几乎与商朝处在同一时期,距今3600年~3100年,湖熟文化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根发芽,并且与同时期其他文化不断交流互动,逐渐形成自己的独有模样。
发现
散步捡到的“碎砖破瓦”
揭示江南史前文化面貌
湖熟文化的发现,源于一个有心人。
1951年春天,大地回暖,万物复苏,南京江宁县湖熟镇句容河边,一个身穿长袍的中年人正在名为“梁台”的高台下悠闲散步。突然,他发现地上有很多“碎砖破瓦”,捡起来仔细打量,这些并不起眼的小物件让他思虑良久。
这个中年人叫钱立三,早年就读于上海大夏大学,对考古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捡到这些碎砖破瓦之前,他曾在南京博物院参观过当时颇具轰动效应的远古文化展——《从猿到人》,而手上的这些陶器、石器跟他参观时见到的文物竟然有相似之处。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些碎砖破瓦并不简单。钱立三思忖——这些碎片会不会是古人使用过的工具或者陶器?
此后,他又陆续在梁台附近捡到很多石器、陶器碎片。1951年底,他将这些碎片带到南京博物院,迅速引起考古专家的重视。
钱立三没有想到,他这一捡,在中国考古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一个广泛分布在江南的史前文化类型由此被学者发现。
1951年,根据湖熟人钱立三提供的相关线索,我国著名女考古学家、时任南京博物院院长的曾昭燏和著名考古学家尹焕章约请了南京大学学者胡小石,先后三次到湖熟镇附近进行考古调查,发现湖熟梁台、老鼠墩、秣陵神墩等台形遗址15处,并由尹焕章主持发掘了前岗和老鼠墩两处遗址,初步认定同类遗址分布在以当时的湖熟镇为中心、约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这些遗址大多位于沿河高出地面的圆形土墩上,出土有粗砂红陶、石器等文物。
在中国考古学界,一般以首先发现遗址的地名命名考古学文化。因此,这些相同类型的台形文化遗址被称为“湖熟文化”,由此奠定了“湖熟”两字在中国考古界的独特地位。湖熟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第一个经过系统论证而命名的考古学文化,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命名的考古学文化。
为进一步确定湖熟文化的分布范围,南京博物院先后组织考古队在苏皖宁镇山脉及秦淮河地区及仪征、六合等重点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发现同类遗址近150处。
考古发现表明,湖熟文化先民不仅开始了定居农业,掌握了原始瓷、印纹硬陶等先进陶瓷制作工艺,也已经掌握了青铜的开采、冶炼铸造技术。
探访
登梁台
寻找3000多年前的“诗与远方”
将导航定位于江宁湖熟街道梁台街,从南京市中心新街口驱车不到1个小时,记者来到1951年钱立三悠闲散步的“梁台”。
如今,那里仍然是个不起眼的地方,若不是刻意去寻找,那个杂草丛生的“土坡”瞬间便能从眼前滑过。
“土坡”下立着两块石碑——“梁台古文化遗址”“梁台遗址”,提醒人们这里曾是南京先民理想的居住地。
登上梁台,脚下的句容河风光旖旎,遥想3000多年前,河中鱼虾鲜美,住在梁台上的渔民们傍晚满载归来,或许也如这个秋日一般,各家的主妇在炊烟中准备着晚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对于居住在梁台的先民来说,只是寻常景色。
有趣的是,句容河边的“梁台”,不但是钱立三最早捕捉到湖熟文化线索的地方,这片水边的高地还曾被明清南京文人认为是梁昭明太子萧统的读书台,并演绎出“台想昭明”的景观,被列入“金陵四十八景”。
相传,梁昭明太子萧统曾招聚文人学士在当时的寺内楼上读书交谈,主持编纂出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台东侧有池水可映双月,故被称为梁台映月。
距梁台湖熟文化遗址不远处便是宝塔山遗址公园。宽阔的广场、雕塑、水榭错落有致,各种花草树木争奇斗艳。广场一角展板上的地图,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湖熟史前遗址地名,旁边一面高墙上雕刻的主题是“进入青铜时代的‘湖熟文化’”,刻画着先民们当时的生活场景。
石刀、石锛、陶鬲、石纺轮、陶豆、陶盘、陶罐、穿孔石斧、瓷豆、青铜矛……从众多湖熟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考古专家们力图通过这些文物,揭开湖熟文化的神秘面纱。
处在湖熟文化时期的先民曾居住在高出地面、河湖沿岸的土墩山丘上,主要从事渔猎、农业、饲养业、纺织业、制陶业,能铸造青铜器,会酿酒。素面弧裆鬲、锥形足侈口弧腹鼎等是湖熟文化的典型器物,梯格纹属湖熟文化的特色纹饰。
湖熟先民虽已具有青铜器铸造的技术,但仍以石器为主要工具。从农具和动物骨骼的遗迹判断,湖熟文化的农业、畜牧业有一定水准,但从出土的大量狩猎工具来看,渔猎仍十分重要。此外,从大量出土的卜骨可以看出,湖熟文化先民喜好占卜。
湖熟先民刀耕火种、饭稻羹鱼、抟土作器的生活仿佛呈现在眼前,他们开始铸造青铜器,烧制原始瓷,利用纺织技术一步步走向文明的门槛,创造出了富有江南特色的土著文化。
对话
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张敏:
湖熟文化是吴文化直接来源
曾受殷商文化强烈影响
记者:湖熟文化距今约3600—3100年,其存在时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代。与黄河流域文化相比,位于长江流域的湖熟文化有哪些不同之处?两种文化之间是否存在交流?
张敏:就湖熟文化的文化面貌总体而言,宁镇皖南地区的地方特色是湖熟文化的主流。湖熟文化陶器的组合与殷商文化有一定的差异:二里岗下层常见的斝、爵、觚、甑、大口尊、假腹豆等陶器不见于湖熟文化,湖熟文化的硬陶豆、罐、钵、瓮等器形也不见于中原殷商文化;湖熟文化的青铜器虽然与殷商文化同类器具造型纹饰相似,但器壁较薄,与中原青铜器的厚重有一定的区别;卜骨、卜甲虽然与商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但仅有钻、有灼而无凿、无刻辞,与中原的卜骨、卜甲亦有一定的区别;而石斧、锌、刀、凿、镰等石器的形制则与殷商文化差别甚大,中原常见的蚌器在湖熟文化中几乎不见;而有些与殷商文化较为密切的陶器,器形亦大多经过改造,最典型的是素面鬲。
通过比较可以明显看出,湖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曾经受到殷商文化的强烈影响,主要表现为炊器组合的彻底改变;在湖熟文化一至三期中,殷商文化因素主要出现在第二期,之后殷商文化的影响逐渐减弱,而带有浓重地方特色的土著文化因素在逐渐增强。
记者:有学者认为湖熟文化是吴文化的前身,因而称之为“先吴文化”,对此您怎么看?
张敏:湖熟文化是吴文化的直接来源,由此上溯,吴文化之源可追溯到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即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南荡遗存→点将台文化→湖熟文化→吴文化。
吴文化的文化遗物主要为陶器、青瓷器和石器。陶鬲为吴国聚落遗址最主要的炊器,陶鬲仍为绳纹鬲和素面鬲,大袋足鬲已逐渐演变为空足鬲。吴文化的素面鬲沿袭了湖熟文化的传统,其发展演变规律与湖熟文化一脉相承。
记者:您认为湖熟文化对于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具有哪些学术价值?
张敏:湖熟文化的发现,证明了宁镇地区在夏商周时期存在着相对独立的考古学文化区。夏时期是点将台文化、商时期是湖熟文化、两周时期是吴文化,就此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
夏商周时期,南京地域文化丰富多彩,湖熟文化、吴城文化、马桥文化,构成了长江下游地区夏商周时期考古学的文化带。
记者:您对南京考古工作,特别是湖熟文化遗址的进一步发掘研究有怎样的建议?
张敏:近年来,考古事业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不少优秀的年轻人也加入到考古队伍中来,这是一件好事。然而,作为一门学科,考古学有其规律,在工作中必须遵循规律,不能仅仅为了学术成果去考古。
田野考古是考古学的根,也是考古学的生命力所在,希望我们的考古工作者能静下心来,在田野发掘中认识历史、解码文明。
对于湖熟文化遗址今后的考古工作,我认为除了要重视田野发掘,还要更加准确地定义湖熟文化,否则可能降低其真正的学术价值。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