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蒋明睿 程晓琳
夜校,一个听起来似乎属于“过去时”的教育形式,近日正在全国各大城市以一种全新面貌回归。上完班,上夜校!或是抱着弥补儿时遗憾的心情,或是期待提升生活和职业技能,又或者仅仅出于让夜晚变得“有意义”的目的,越来越多的成年人从“格子间”走向“小课桌”。
为自己报班,成年人选择“重新养育自己”
“我一直想学美术,现在经济独立了,终于可以为自己报一次兴趣班了。”在地产行业工作的曼曼(化名)最近在社交平台刷到南京一家名为“叁野灯夜校”的招生推文,高中时被家长以“考试为重”劝退放弃的美术兴趣重新点燃。
叁野灯夜校的两位老师手把手教学,配合实际案例、画法,一堂课下来,曼曼放下紧绷的情绪,在画板上勾勒出第一幅属于自己的作品。
“来报名的人大多已经工作,也有在校大学生,都是工作学业之余想提升自我价值的成年人。”创办叁野灯夜校的两名年轻人石远宇和黄睿琦都是学美术出身,他们注意到很多拥有兴趣爱好的成年人,白天被工作、家庭填满,晚上刷手机、追剧或者喝酒,鲜有机会和途径充实自己,便想到尽专业所长,用艺术点亮夜晚。
设计课程、联系师资、整理场地,两名小伙子亲力亲为。招生帖发布后,一夜之间他俩便新增300多个粉丝,咨询报名的信息让手机响个不停。“开办夜校真正切中了大家的需求,充实人生是终身课题,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黄睿琦说。
柚子(化名)正是抱着充实自己的想法,报名学习吉他课。“一直都想把自己工作之外的时间利用起来,没犹豫就报名了。”她说,小时候学钢琴考级,将本应是陶冶情操的艺术学习变为应试教育,很难从弹琴中找到快乐,现在学音乐则完全是为自己而学,排解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正如近来社交媒体上流行“把自己重新养一遍”的说法,成年后自己做自己的“父母”,她想再好好“养育自己一次”。
素描、平面设计、吉他、木雕、陶艺、南京绒花、古法合香……相较于市面上动辄上百元一节课的兴趣班,这些夜校课程性价比十足,只要500元,就可以上12节课。有学员第一天课程体验感很好,转头就又报了一门。
“每门课都会和老师沟通设计好课程大纲、课程目标,对学员负责。”石远宇告诉记者,不能因为课程价格低廉便放弃对质量的追求。他也不愿意将这里称为“班级”,更愿意视其为艺术空间,当看到两个本是陌生人的女孩手拉着手下课,他深感如今夜校对成年人而言已有了全新的内涵——提升自我价值,拓展社交圈子。
从补课刚需到成人兴趣班,夜校被全新定义
夜校并非新兴事物,早在1917年11月9日,毛泽东就在湖南长沙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工人夜校。1925年毛泽东回到家乡湖南韶山,在当地开展农民运动,又创办了20多所农民夜校。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基层夜校的兴起,我国文盲人数逐年减少。1980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大力发展高等学校函授教育和夜大学的意见》,又掀起一波夜校的开办热潮,此时夜校的主要目的已经从“扫盲”变为“学历提升”。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夜校主要提供继续教育的学习模式,现在的成人夜校更像是新型的市民兴趣班。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位点负责人华伟认为,从补课的刚需到享受艺术熏陶的自主选择,被全新定义的夜校折射出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
“自2017年7月恢复运营以来,市工人文化宫共开设培训课1300余期。”创建于1953年的扬州市工人文化宫如今焕然一新,重新装修好的主楼面积3500平方米,展厅、剧场、培训室一应俱全。文化宫主任田继荣介绍,各种培训课让文化宫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每次公众号推送报名信息,很快就会爆满,尤其是文艺类的课程供不应求,“刚开始开设非洲鼓课,担心过于小众没人学,结果一下子招满6个班。大家说下班来敲敲鼓,什么压力都没有了。”更有市民一家七口都在这里学习,烘焙课、编织课、瑜伽课、钢琴课……只要市民有需求,在这里都能得到满足。
田继荣记得,2018年他刚到工人文化宫工作时,每年平均只有300多人报名上课,现在这个数字翻了30倍,每年报名人次近万,“多数都是中年人,孩子上大学或参加工作了,他们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甚至有不少人每周固定时间从下面的县里包车来扬州上课。”
风靡全网的夜校,热度能否持续
华伟分析,一直以来,群众艺术教育存在“两头热中间冷”的问题,即少儿艺术教育火热,老年大学如火如荼,中青年艺术教育却鲜有人问津。火爆的成人夜校正是抓住这一市场痛点,利用当地文化与人力资源,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社会青年人的需求,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连接起来,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夜校火了,“追风口”的人也变多了。打开社交媒体,主体资质不明的账号发布各类“招生推文”“创业新思路”,真假难辨。对像叁野灯这样刚起步的夜校而言,如何保证可持续性,也是两位创始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因为位置不够便利,学员群里不时有呼声,希望他们拓展业务区域,还有外省市的人想来创业考察或洽谈合作。在石远宇看来,缺乏成熟的课程体系和运营模式,仅凭一腔热血盲目扩张难以持续。同时,目前这家机构还是半公益性质,没有政府补贴,靠低廉价格维持运营开销,能否长远发展也是未知数。
可持续性也是扬州市工人文化宫的考量。目前扬州市工人文化宫已成立凤凰桥社区培训中心、康乐社区培训中心等13个培训点,方便市民在家门口就有课可上。此外,文化宫还通过宫宫联合、宫校联办、宫馆联手、宫企联结等方式,吸引专业合作伙伴,共享公共资源,共同分担公共文化发展责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华伟也提到,成人夜校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引导,以文化事业单位为主体,以民办实事项目为抓手,以第三方营利机构为补充。一方面根据18—55岁群体的工作时间与闲暇时间,对课程进行灵活有弹性的安排与调整;另一方面增加成人夜校学习场所的覆盖面,形成“家门口”的学校,让市民更方便、更便捷地获得学习资源。“最重要的是课程内容要丰富多元,如之前看到网友评论说希望有‘全职妈妈’‘亲密关系’类课程,夜校应精准把握当下的公众需求,打造高质量的闲暇学习空间。”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